南路边茶 茶香四溢传千年

南路边茶 茶香四溢传千年

488阅读 2024-11-05 14:58 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日前,2024年“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项目名单揭晓,30项四川非遗品牌入选,我市的雨城·南路边茶上榜。

俗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饮品之一。

素来盛产茶叶的雅安,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始地,也是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雅安出产的黑茶,也被称为南路边茶。

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雅安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南路边茶逐渐成为雅安人文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brand_alt_mark

一条古道生百业

边茶,并不是一种茶品的名称,而是指销往边疆地区的茶叶。雅安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成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交通要冲。雅安出产的茶叶,主要供应给生活在川西地区和西藏的人们,因此被称为“南路边茶”。

四川的边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当时的朝廷推行“茶马法”,便以边茶为商品,与周边少数民族开展茶马贸易。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为了进一步细化对边茶贸易的管理,规定雅安、天全、荥经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

在茶叶的贸易中,一项项与之相关的产业相继诞生。

“依附茶马古道产生的最庞大的行业之一,应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原秘书长陈书谦说。

古时用人力把黑茶从雅安运到康定。向西经天全翻越二郎山,经泸定到康定的“小路”,虽险但近。这样的道路骡马均不能过,由此便产生了背夫。

雅安各茶号发茶最繁忙的日子,出发的背夫队伍高达500人,每一位背夫背上是重约两三百斤的藏茶。背夫将藏茶条包层层摞好,用竹签串连固定,再以篾条编成背篓,套上双肩,在背行大背师(背夫的领头,又叫拐子师)一声吆喝下出发了。直到川藏公路建成通车,茶马古道的历史宣告结束,跋涉在古道上的背夫相继结束了这一场漫长的旅程。

人们要背着大量的茶叶翻山越岭,然而干茶叶很轻,体积却很大,一个人背不了太多。南路边茶的压紧工艺则将这些茶叶压成方形的、饼形的、柱形的等等,它们被统称为紧压茶。紧压茶用竹条包装再用竹签串联,由此也催生出另一个产业——竹编。

尽管无法考证竹编工艺与制茶工艺是在哪一天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但由竹篾条编织的一个个茶兜子装着雅安茶,走进了藏族同胞的生活。

当茶叶运送到康定,人力继续背运变得艰难,改为马牛驮运。此时经历一路颠簸的竹篾条已经磨损,因此在康定再次启程前就要重新用牛皮包裹。这样,在康定就诞生了一种专门用牛皮包装茶叶的缝茶业,并应运而生了其他配套行业,如皮塘(牛皮浸泡)、专割牛皮的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的康定是闻名于世的藏汉贸易中心。在那时,锅庄在康定茶马贸易中扮演了最为直接与活跃的角色,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锅庄既是过往茶商和驮队食宿之地,又是贸易的中介者;康定茶马贸易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锅庄的信誉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到康定贸易的商人都与各家锅庄有着稳定的业务关系,商人在康定经商时期,其食宿均由锅庄主人负责供给,不计费用,主客犹如一家,关系十分亲密。

brand_alt_mark

一杯好茶唱团结

在藏族同胞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不难看出,南路边茶在藏族群众心中的地位。

人们饮用南路边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饮,直接品尝茶叶本身的醇和悠长;另一种则是做成酥油茶饮用。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藏族同胞们的饮食结构中缺少蔬菜、水果等促进消化代谢的成分,而茶中含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素、维生素等,与他们的饮食习惯形成了互补。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中的科学原理体现在红锅杀青,从而使茶叶叶片的腹、背表皮扁平细胞裂解,通过蒸、揉、发酵等技艺使叶肉内的500多种有机化合物充分裂解。其生产工序多达32道,系目前茶品中生产加工工艺、工序最为复杂、最为讲究、最为考究的深度自然全发酵茶产品。

制作南路边茶的茶树和普通绿茶没有区别,都是生长在雅安的优质川茶小叶种。一根茶枝往上生长,由下往上分为白苔、红苔、青苔。

但南路边茶是一种采用全株全季的手法进行组合的拼配茶。选料非常讲究,要选生长期为6个月以上一芽五叶的成熟川茶中小叶种茶叶,原料进厂经粗加工后须陈化(存放)一年以上才能生产成品。从全株来看,南路边茶中包含了当年生的成熟叶片、红苔绿梗、花、果、果皮;从全季来看,则包含了春茶、春夏茶、夏茶、夏秋茶、秋茶等。这样的拼配让它能够满足藏族同胞的需求。

南路边茶发酵方法是不加水,保持原味进行发酵。这种特色工艺却是由运送途中的意外造就。以往人们都是炒好了茶叶再运出去,但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被雨水淋湿,淋湿后又被太阳晒干,如此反复便促成了发酵。

如此制作出来的南路边茶,香味浓,且汤色红亮,是上等的好茶。

借由这一杯好茶,雅安打开了汉藏交流的通道。

明末清初,官方控制的茶马互市大为废弛,许多商人纷纷私自来往于汉藏之间贩运茶叶,藏商更是看好茶叶的高额利润,趋之若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乾隆年间改“茶引制”为“引岸制”。规定四川省茶叶分为三种专岸,其中以雅安、天全、荥经、名山、邛崃五县所产粗茶专销康藏。

明清到民国,雅安茶号林立,藏族群众携来交换之物也由原来单一的马匹改为皮毛、麝香、鹿茸、虫草、贝母等土特产和金银,交易规模和数量很快超过以前。

1958年,义兴、天兴、恒泰等茶号合并成为国营雅安茶厂,成为全国最大的边茶厂之一。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雅安茶厂生产优质礼品茶40万份送到拉萨。

如今,通过便利过去百倍的交通系统,雅安出产的藏茶依旧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藏族同胞手中。

brand_alt_mark

一项技艺传古今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然而由茶马古道诞生的南路边茶并没有因此没落。相反,释放出了熠熠光彩。

千百年来,产于雅安的南路边茶无论是选料、拼配、发酵、制作、存放方面都进行了不断改进。

传承千年的南路边茶,伴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在经历着变化。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甘玉祥创新提出保留传统工艺,改变传统制作方法,将传统地面渥堆发酵方式改为滚筒发酵,把发酵好的茶叶放进特制发酵桶内,制作方法更加科学卫生,茶叶质量更加稳定,品质更有保障。

在甘玉祥的带领下,藏茶产品实现了三代升级换代,从最初级的采摘红苔之上的原料制作成康砖,后来又选用青苔以上制作为金竹,到如今友谊茶叶已实现选用专属的品种、采摘舒叶以上部位制作成甘弘。

如今,雅安藏茶不仅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中,也走出了国门,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尼泊尔等国家,广受欢迎。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朝贵接手雅安茶厂的20余年时间里,通过不断推广,他将边茶样品送到了法国、日本的实验室,送进了北大、清华、浙大、川大、中科院,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一个又一个研究机构。通过定性定量检测了35种微量元素、400多种生物酶,25种维生素……通过研究证实,藏族同胞世代相传的谚语是有道理的。

为更好地丰富南路边茶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雅安茶厂近年来开展技术攻关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先后承担《南路边茶(藏茶)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冷加工新工艺制备藏茶浓缩液研究项目》等科技项目,雅安茶厂还专门成立了雅安藏茶技艺培训中心,让藏茶制作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 鲁妮娜

上一页: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投资分析 忘记初心 陷入困境 芳村是怎么玩脱线的

下一页: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投资分析:当下的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市场像07年初吗?

相关阅读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