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醒神药物到大众国饮,古人对茶叶的认知都经历了哪些转变?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从醒神药物到大众国饮,古人对茶叶的认知都经历了哪些转变?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古籍《淮南子.修务训》的这句记载,道明了先民曾饱受疾病、毒、外伤之苦,而寻找各种药物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作为一种功能强大,方便易得的植物,茶叶虽然在很早就是古人疗伤益体的一味草药,不过与如今的国饮地位还相差甚远,这其中都经历了哪些变迁?

功能强大的茶药

在茶的药用功能上,古人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最出名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传说,就介绍了先民是怎么认识的掌握茶的解毒功能的。

而茶叶更直观的作用是醒神,华佗《食经》把茶的功能描述为明目、轻身、少卧、益思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的兴奋作用。

此外,拉祜族、彝族等茶山民族也世代流传着用捣碎茶叶挤汁止血疗伤的“茶疗方”,这是因为茶叶含有的酚类、醇类、醛类物质能杀菌,而茶叶芳香物质里的酸类化合物又有抑制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而茶从“食用”到“药用”之间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明确将“茶”列为一种“药”,而非“食物”。

(注:《神农本草经》的版本众多,先后有蔡邕、吴普等人所著版本,但没有完全按照“三品分类法”描述药物性质,后经陶弘景整理编著为《神农本草经集注》,一直沿用至明代,才被李时珍所定的新体例取代。)

《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苦菜,味苦寒,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这里所说的“苦菜”就是茶,也是《神农本草经》的上品药材。

有益身心的国饮

陶弘景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他对茶叶的重视程度,除了说明茶的药理作用已经被纳入中医学研究的领域外,更反映了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古人们对死亡的畏惧,与中国道教中的养生文化。

实际上自远古时期,中国“鬼神当道,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以及为神仙思想服务的服食习俗就已经产生并流行,有大量的实例和历史教训都证明了这点。

从描述商周时期的《封神》,到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乃至一统七国的秦始皇都曾派“方士”入海寻找长生不老药,而汉高祖刘邦是楚国人,“信巫鬼,重淫祀”的楚风乡俗更是根深蒂固。


之后的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选出的董仲舒却是一个带有浓厚“方士”色彩的儒生,导致这种鬼神信仰的风气一直延续到唐朝,在中国整整盛行了近2500年。

古代封建道教养生术强调“服食药饵,羽化登仙”,而金石类的“金丹”被看做长生不老的重要条件,于是炼丹术就风靡历代统治阶层,从东汉到盛行至隋唐,而茶只是调理身体健康的“草木类”。

然而,服食“金丹”等金石药物费用高昂,只有帝王贵族、巨商富贾阶层才能享用,平民百姓用以养生的,其实是价格实惠的”草木类“药材。

其中茶就占据了平民饮食习俗的很大一部分,当时除原有的云南,四川茶区外,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区都在辟园种茶。

茶叶产量增加,地方饮茶风俗兴盛,江南部分地区就有茶粥、茶饮,甚至还出现过“坐客竞下饮、比屋皆饮之”的饮茶盛况。

更严重的是,很多炼出的“金丹”重金属严重超标,长期服用只会在痛苦中死去,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等6位皇帝的死就与“金丹”直接相关。

面对诸多教训,痴迷于长生的权贵人士才逐渐认清了现实,由此,原本就在普罗大众流行的茶,慢慢在所有社会阶层中风靡,还出现了大量功效记载。


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茶治便脓血甚效”,认为茶叶可以治疗痢疾,改善肠道功能。后来《壶居士食忌》和陶弘景的《杂录》都认为食茶也可以“成仙”。

而随着茶叶的不断普及,人们最关注的还是茶叶的提神效果,《神农食经》称“茶茗久饮,令人有力悦志”;张揖的《广雅》认为茶“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久而久之,茶叶还有了“不夜侯”的雅称。

自此,喝茶已经成为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国饮,但此时的茶叶形式,主要还是加入各种佐料和蔬菜的“汤菜类杂食”,与今日主流的清饮差别甚大。

而对饮茶形式作出重大调整与贡献的,正是我们熟悉的那位茶圣——陆羽。下篇专题文章,让我们来聊聊《茶经》。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