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要迎来巅峰期了吗?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茶文化要迎来巅峰期了吗?

《2023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

2023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整个经济社会处于从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恢复发展的时期,承上启下作用明显;二是各行各业为走出疫情、恢复发展作出了多种多样的努力。具体到茶行业,既是同频共振,又个性鲜明,非常值得回顾总结。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作为行业媒体,肩负着推动行业恢复、塑造主流舆论、聚焦重点问题的媒体责任。因此,从疫情期间我们就开拓性实施了《行业观察报告》这种新的媒体服务计划,《2023年行业观察报告》是这个理念继续落地的结果。

该《报告》集中体现了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突出“观察性”。本刊对行业发展所做的梳理总结和观察分析,出于推动行业发展、瞭望前瞻趋势的目的,依据2023年乃至过去多年对行业的采访、调研,同时也采纳了社会公共媒体和行业机构的数据。《报告》突出了作为行业媒体应该具有的政策性、专业性、前瞻性特质和要求。当然,这也可能就是它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报告》的观察视野、观点表达的不足是有自知的。但我们的行业责任和公信力始终是保持高位的。

第二个特点是追求“聚焦性”。茶行业有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文化博大精深等特点。因此,对行业的观察分析需要“做减法”,有所舍弃,才能聚焦行业重点、热点。为此,我们在《报告》的策划阶段,就有所取舍,将重点锁定以下五个领域:一为茶文化、二为茶叶电商、三为茶文旅、四为茶培训教育、五为白茶产业,以图聚焦而精深、专注而有用。

近期,茶周刊公众号将按篇章陆续刊发《报告》全文,敬请关注。

本期,刊发《报告》的茶文化篇。

《2023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一)

茶文化篇

《茶文化迎来黄金发展期》

作者:安明霞

导读:2023年是中华茶文化发展的振兴年。2023年,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

国内茶事活动中,一个个节庆、一场场论坛,都在营造文化氛围,向人们展示着大雅之茶、大国之美。

国际舞台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茶元素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都大运会”“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等大型活动上频繁亮相……这些都在向世界传递着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

茶文化兴则茶产业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茶人将担负起新的茶文化使命,助力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

2023年茶文化发展现状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中华茶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3年10月7日—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犹如大海中的指航灯,必将指引中华茶文化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方法路径走向全球。

(二)更多的国际性活动向全球展示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精彩纷呈。

2023年,以中国为主场举办的一系列国际性赛事活动中,中华茶文化无处不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从贵宾会客厅到亚运会比赛场地、亚运村公共区域以及亚残运会闭幕式,中国茶元素无处不在。组委会通过宋代点茶体验、西湖龙井炒制、茶艺展示等多种茶文化展现形式让外宾“遇见”中国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残运会闭幕式上进行的《清茶敬远行》表演,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示了宋韵风雅。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组委会安排了长嘴壶和盖碗茶展示,向外宾展示了以川茶为代表的中华茶文化。在第四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了“茶和天下”雅集活动,联动全球41个国际组织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团),依托海外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在全球40余个国家举办了“茶和天下”雅集活动,通过实物、图片、影像、非遗展示、文艺表演等形式,让海外受众沉浸式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华茶文化。

(三)国内茶事活动更加注重彰显茶的文化属性。

2023年的国内茶事活动,上至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国家级茶文化展,下到各茶区的茶文化节,处处体现了主办方“茶,作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上升到审美情趣”的用意。

北京故宫博物院历经10年策划推出“茶·世界——茶文化特展”,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以鲜明的主题、宏大的规模,立体展现穿越历史、联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化,成为2023年中华茶文化的一个标记。

地处闽北山区的福建省建瓯市,这里的北苑贡茶持续上贡458年。2023年11月12日,以“北苑复兴 茶和天下”为主题的首届北苑贡茶文化节在建瓯市举办,来自世界多国的茶文化学者秀茶艺、论茶道,传统茶文化和现代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无论其深度与高度,都是近年来茶文化界少有的一道茶文化大餐。

而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中原茶文化节,以“茶,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电潮音乐节、美学市集等向销区消费者展示了一场文化艺术盛宴,主办方不仅仅让消费者看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更看到了“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

2023年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行业缺少一个全国性的茶文化学术交流研讨平台。

中华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考察时也明确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茶在发展过程中,重产业、轻文化现象较为严重,全行业的工作重点围绕“如何把茶卖出去”展开,对茶文化的重视多是挂在嘴边,缺少实际行动。直到2023年,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已经举办了19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也已经举办了32届,唯独没有中国茶业文化年会。

(二)茶文化交流研讨会缺少开放性、包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茶道的精神是“廉美和敬”,这是中国茶人所追求的礼仪和修养,这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相得益彰。每年,大大小小的茶文化交流研讨会参会人员多限于业内的茶文化研究人员,缺少政经、文史、哲学等跨行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更缺少一批在全国重点高校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教授。只有借助更多外脑智力,集众人之力,中华茶文化的研究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中华茶文化的发展才能走向世界。

(三)未经历史考证的茶文化知识漫天飞。

即使在国家级大展中,也出现了未经考证就妄下定论的情况。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中,展示了距今约6000年、出土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中的古茶树根遗存和陶盉。其展品介绍称,该展品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存和茶器。而事实是,目前,这个古茶树根还未通过基因检测,即便检测为茶树根也无法确定是否为人工栽培茶树。此外,该陶盉是否是茶器也未经考证。

西南地区是我国茶树的发源地,这一说法已经得到植物学界和史学界的认可。但是,人工种茶的起源地到底在哪里?茶界普遍认为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但是,2023年4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举行的“世界人工种茶起源地圆桌论坛”上,专家却宣布,重庆及长江三峡地区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区域,茶界一片哗然。

在茶行业,通过讲述传说、杜撰故事而为品牌赋能的茶文化“知识”随处可见。

茶文化如何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一)全体茶人在思想上要认识到茶文化在茶行业中的引领作用。

茶文化是全体茶人自信的源泉,是茶行业发展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茶”统筹理念中,特意将“茶文化”置于前,以强调茶文化对于茶科技与茶产业的引领统帅作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蔡镇楚认为,茶文化的引领与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中华茶人的慎终追远、文化自信与本色担当,也体现在茶行业的本质特性,中国茶行业从业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目前,中国茶行业出现的各种乱象和不良行径皆出于文化的缺失,既不利于中华茶文化的传播,也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茶行业高度重视打造茶品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茶文化是茶品牌打造过程中的拦路虎,极为排斥茶文化。而实践证明,茶品牌需要茶文化赋能,但茶文化并不等同于茶品牌,也不是茶科技与茶产业的附庸,茶文化是一种精神、灵魂,茶产业是发展目标,茶科技是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助推器。文化的特殊功能,决定了茶文化可以引导茶产业健康发展。

(二)尽快在高校中设立本科茶文化专业,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茶作为一种现象的呈现,它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但“茶文化”一词的出现,还不足40年。而茶文化作为一种概念的确立,也不过30年。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开设有旅游类“茶艺与茶营销”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旅游院校开设有“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全国32所本科院校设置了“茶学”专业。尽管部分本科院校开设了茶文化相关方向,但已经不能满足茶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三茶”统筹,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再到普洱景迈山申遗成功,中华茶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茶文化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加迫切。

(三)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华茶文化故事,扩大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近年来,茶文化发展步上了快速发展轨道,中国茶一次次出现在重大外事活动中,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茶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但中国茶叶的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茶人心中的痛,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前提是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

如何讲好中华茶文化故事,进而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喜爱中国茶,这是全体茶文化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是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以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深刻诠释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核心理念和人文底蕴,让世界更透彻地认识和理解中华茶文化。二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方法,运用艺术化手法、新媒体手段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发祥地的形象。三是在世界各国建立中华茶文化传播中心,以茶为媒,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互鉴,繁荣世界茶文化百花园,传播中国茶“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