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红绿”驱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印江“红绿”驱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地处武陵深处、梵净西麓的一个边隅小县,却藏着氤氲千载的馥郁茶香,种出了全球共享的干净好茶。

这里的茶叶发端于唐朝,明永乐年间团龙茶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团龙贡茶”,走红明清。

这里是中国名茶之乡——印江,一个因茶而名、因茶而兴的山灵水秀之地,全县拥有26.5万亩生态茶园,处处是“半山云雾半山茶”的诗意画卷。

茶香传世,革新于今。这些绿茶园,如今还开出了“红花”,一盏果香馥郁、甘甜鲜爽的“印江花果红”,将印江茶产业引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之上。

brand_alt_mark

一抹茶香越千年

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团龙村,坐落于西上梵净山景区的必经之地。深秋时节,山上层林尽染,村头仍是翠色苍苍。

“村里家家种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是茶。”团龙村党支部书记柴华说,该村种茶、制茶历史已有数百年,茶叶一直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团龙茶被思州土司当作上乘方物献于皇家,“团龙贡茶”从此盛名远扬。该村至今还有很多年逾数百年的老茶树。

在印江,古茶树资源丰富,目前全县古茶树挂牌共有191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2棵,250年以上古茶树36棵。

这些古茶树,在梵净山下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经历悠悠岁月,依旧绿意盎然,仿佛茶中“活化石”,见证着印江茶叶的不凡历程。

印江茶经久不衰,缘于山灵水秀的浸润。地处梵净山西麓,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笼罩,空气清新、光照柔和。

brand_alt_mark

依山而种,伴水而长,在这种理想环境中生长的印江茶叶,蕴含梵净山的灵气,不仅绿色健康,而且品质独特。目前,该县已开发“梵净山翠峰茶”“印江花果红”等1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梵净山翠峰茶”属贵州五大名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992年,时任中国茶叶科研所所长陈宗懋先生到印江考察后挥毫赞誉“得天独厚景美茶香”。梵净山翠峰茶、毛峰茶在多届国家及世界名优茶评比及博览会中累计获金牌170余次。

2011年,该县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23年再次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

经历千百年的传承,茶已成为印江人解乏、养生、待客,以及走亲访友时的必备之物,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罐罐茶、状元茶等,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茶香馥郁,书香氤氲。自古茶书同源,严寅亮、王道行等印江老一辈书法家香茶相伴、挥毫泼墨,奠定“书法之乡”文脉基础。

brand_alt_mark

新中国成立后,印江历届党委和政府均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先后在紫薇、缠溪等地发展集体茶场,团龙贡茶、湄坨国茶等竞相迸发。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践行“两山论”的具体实践,全力以赴壮大规模、提升品质、做强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该县把茶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成功构建“五带三园”格局,并加快推动“红茶”“绿茶”双轮齐驱,实现了茶产业延链增效。

据统计,目前印江全县建成茶园基地26.5万亩,获有机茶园认证7500亩,无公害茶园认证16.48万亩。2023年完成茶叶产量2.07万吨,产值22.66亿元。

一株茶开“两朵花”

“过去我们以生产绿茶为主,公司一度面临困境;现在转型加工红茶,产值连年翻番。”10月22日,走进贵州印江经开区,贵州山山谷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瑜激动地说。

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向瑜来到印江合水镇建设了上千亩茶园。和印江大多数茶企一样,该公司起初主要生产“梵净山翠峰茶”。

实际上,过去印江主要以生产绿茶为主,每年清明前后,全县各地的茶园集中开采,各家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翠峰茶。而过春天一过,大多数茶叶加工厂就不再开机生产。

“采一季,管一年。在2022年之前,我们基地的夏秋茶下树率零。”向瑜说,由于产品单一,茶叶附加值不高,加之管护、采摘等成本大,几乎年年亏损。

随着绿茶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消费者对茶叶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以生产绿茶为主的印江由于自身缺乏特有品牌,很多茶企都面临发展困境。

brand_alt_mark

有的茶企为了增加效益,不惜从“加工”变为“代加工”,该县广大茶商和茶农陷入“好茶贱卖”的误区,印江这个产茶大县也逐渐陷入“代加工原料”的困境。

为了突破茶园效益不高、茶类品种单一等问题,印江县委、县政府通过认真研判,形成“稳规模、育主体、提质量、拓市场、促产销、融文化、创品牌”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决定把红茶作为突围之策,研发印江独有的红茶产品。

为此,该县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为印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席科学家。2023年在鲁成银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明确提出打造“印江花果红”红茶新品牌。

印江花果红,外形紧结油润显金毫,汤色橙红明亮,滋味甘甜鲜爽,具有“果香馥郁、甘甜鲜爽”的独特品质特征,极具印江地域特色的新口感风味红茶,是一款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于一体的新产品。

从绿茶为主到“红绿”齐驱,印江茶迸发强劲动力。“印江花果红”茶的创制成功,极大提高了该县茶青的下树率,促进茶资源充分利用,延伸茶产业链条,既能满足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需要,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

brand_alt_mark

山山谷农业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率先开展花果红茶生产。向瑜说:“过去的春茶只采独芽,而且产品不易保存,十分娇贵。而‘花果红’则以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或小至中开面的鲜叶为原料,茶青利用率更高,茶叶附加值显著提升。”

目前,该公司的红茶比重已从2021年的20%提高到今年的80%,这让夏秋茶青下树率也达到了100%。而公司产值连续两年成倍增长,今年预计产值可达1400万元。

一颗茶树上开出红、绿两朵花,不仅激发了茶企发展信心,更把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升,补齐了夏秋茶这块短板。据统计,目前该县红茶年产量已达0.28万吨,产值超过4亿元。

一路寻“新”花果红

“我们生产花果红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先进的设备和加工工艺,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在山山谷农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向瑜指着先进的生产设备介绍。

据了解,去年印江投入财政衔接资金320万元,引进一套全新的红茶自动化生产线,租给贵州山山谷农业有限公司运用于生产一线。

整条生产线,智能化的传送带贯穿各道工序,省去了人工搬运原料的麻烦,确保加工过程茶不落地,过程更加环保,产品更加健康。

“传统的红茶工艺,没有摇青这个环节。”向瑜说,该公司的红茶生产线增加了摇青机,能够让茶叶的芳香物质充分释放,炒制的茶叶茶香更醇。

brand_alt_mark

同时,能提升和稳定红茶风味的数控化、智能化发酵房也被引进投入到生产一线,传统红茶自然堆放发酵无法控制温湿度等弊端得到有效解决。

从山山谷农业公司的红茶生产线,可以看出“印江花果红”的科技含量。印江茶叶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印江花果红兼具花香与果香,是加工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成果。”

该县在传统红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和创新,形成了系统化、智能化的印江花果红加工技术体系。而正是得益于加工工业的创新和现代科技赋能,成就了印江花果红“果香馥郁、甘甜鲜爽”独特品质特征。

该县还以开发“印江花果红”品牌为突破口,先后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到福建、浙江等地开展红茶加工技术培训10批次100余人,学习先进的茶园管理、加工、销售实用技术,培训花果香型红茶制作工艺。

科技是驱动茶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永恒动力。印江通过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点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茶产业逐绿向“新”。

brand_alt_mark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低效茶园清零行动”,加大对朗溪、木黄、杉树等区域6000亩的低产茶园进行改造,通过科学合理的修剪、抬刈、深翻施肥等技术,促进茶园尽快丰产。

同时实施茶园提质增效、禁用草甘膦、企业清洁化生产、全程监督管理“四大行动”,严格对照“地标、行标、国标、欧标”茶叶标准,优化茶园设计和管理,完善基建工程、配套设施设备、生态建设,健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质量体系、追溯体系。

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印江花果红一经问世,便成为当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红茶产品之一,并先后在2023年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第九届亚太茶茗大奖赛等比赛中频获大奖。

一叶托起“振兴”梦

贵州宏源茶业有限公司,是印江的一家国家级龙头茶企。每年,该公司为当地群众提供10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带动就近务工1万人次,仅劳务支出就达千万元。

半山云雾半山茶,绿意丛中富万家。多年来,印江坚持把发展茶产业作为践行“两山论”的具体实践,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一片片“小茶叶”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

据统计,印江目前共有茶叶种植专业村87个,茶叶企业268家,省级生态茶叶示范园区3个,市级茶旅融合示范园区6个,县级茶旅示范园区5个,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

brand_alt_mark

茶产业还覆盖全县120个村,辐射带动该县茶农3.8万户11.4万人次就业,其中脱贫户9150户2.8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4000元以上。

为采访发挥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股份制龙头企业+”发展模式,鼓励支持茶企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集群发展。

同时,以宏源茶业、茶投集团、山山谷、贵蕊茶业等集团公司规模加工为示范引领,带动全县中小茶企、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专业大户联动发展。

“我们每年都要支付给当地群众120多万元的务工工资,带动上万人次就近就业增收。”向瑜说,该公司还带动11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及茶叶加工厂共同发展。

一抹茶香,予民以利。特别是随着印江花果红的全面推广,在红、绿双轮驱动下,印江茶产业不仅实现跨越发展,茶叶的带动效益也更加明显,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brand_alt_mark

植根绿色,花果飘香。印江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在巩固现有绿茶规模和产能、稳定现有绿茶生产优势基础上,全力打造“黔东生态茶业示范区、黔茶精制加工贸易区、贵州花果红茶第一县”

同时,该县还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在加强基地管理、主体培育、品牌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大力度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印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闻 记者 杨聪,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