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连续31年
人均购书量位居全国第一
全球各领域先进文化在此汇聚
阅读平台、阅读形式、传播方式丰富多样
可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深圳茶博会
全球茶文化的集散地
在此可尽览源远流长的茶历史
纵观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探寻时代前沿的行业思想
千味茶·万卷书
12月23日
#2023中国茶文化年会#
在第28届深圳国际茶博会现场隆重举行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区位优势
依托茶博会强大影响力
结合“茶文化大年”背景
行业大咖专题分享
弘扬中国茶文化
出席嘉宾
王亚雷——世界茶联合会副会长、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
周重林——著名茶文化学者、作家,云南茶文化研究领军者
李辉——壹心家联合创始人,中国原创美学IP运营机构壹心家联合创始人、策展人
张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胜培——万江茶文化博物馆馆长



中国茶·世界品
——主题分享

茶道万相
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之路
分享人:王亚雷
世界茶联合会副会长、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
王亚雷老师结合自己近30年的行业经验,围绕四大维度:1)茶,源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国,兼具商品、文化、技术三重属性;2)全球茶叶种植面积达510万公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全球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3)中国茶在海外的推广情况:当前,中国茶叶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加之悠久的文化底蕴,世界茶叶爱好者对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具有浓厚兴趣;4)国外消费者对包装的喜好以简洁明了、环保健康、小巧便利、复古怀旧风格为主;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讲。
关于开拓国际茶叶市场的几点建议:
1.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采取最新的科研成果,来开发符合潮流的实用性茶产品。
2.重视茶叶质量安全性,针对进口国家农残和重金属要求,提升茶叶品质,让国外消费者喝到安全、味美的中国茶。
3.进行生产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可以实现降成本、提效益。
4.海外消费者对茶商品本身关注的同时,也非常喜欢茶的文化。茶、茶文化、茶具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积极宣传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茶的新腔调与新表达
分享人:周重林
著名茶文化学者、作家,云南茶文化研究领军者
茶文化大有作为,我们缺的,只是表达方式
——周重林
中国茶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世界茶文化遗产。国家开启了以”茶和天下雅集“的犀系列活动,以雅的方式。以茶的名义相聚在一起——中国风在西方引起了极大反响,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符号。
图书,是最有效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周边社区的面貌、可以影响很多茶馆茶店。仅仅喝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做茶的人提供学习的有机会。很多人会说,周老师我不是不买书,我有阅读障碍。从2022年到今天,我每周四晚上都举办一个读书会,现在已经做到了86期,每一场都邀请一个茶书作者进来分享他对茶文化的看法,从未中断。周老师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茶文化,从真正意义上为中国文化培养种子,培育茶文化真正的种子!
最后,周老师将本次的分享总结为四个字:生活美学。生活美学是真实可感的茶主题新文艺生活运动。既能是可以观看、触摸的茶叶实体,一杯好茶,也可以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文化基因中,轻轻一晃就会醒来!希望大家找到自己茶文化的路径!



以美学为支点
焕新茶品牌
分享人:李辉
壹心家联合创始人,中国原创美学IP运营机构"壹心家联合创始人、策展人
茶的魅力是:茶汤里有生活,有生意还有天下
——李辉
通过11年领域经验,李辉老师把茶分为四大类属性:第一,日常消耗;第二,收藏与金融;第三,链接社交;第四,传递文化。基于此,不同的从业者可以反向推演,找到归属的垂直赛道,找到适合的后期商业运营模式。
我们认为茶文化是什么?茶文化是精神导向,茶美学是产业导向。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片茶叶,但是在整个产业领域中,因为茶美学有家具品牌的介入、服装品牌的介入、空间设计板块的介入等等,由一片叶子开始我们把整个的茶美学产业拉宽。
我们说美学IP是什么?针对茶的角度,美学IP赋能了茶品牌以美的导向,人与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有较高的辨识度,你的IP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IP?不是有一个LOGO,有一个名称就叫IP,一定有辨识度并自带流量能长期变现的特点,才能实现IP的自洽逻辑以及闭环,以品牌化引导更多客群介入其中。



“非遗”之下云南茶的活态传承
分享人:张艺
德昂族酸茶代表性传承人
张艺老师围绕“非遗之下云南茶的活态传承(以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为例)、“非遗”之下云南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非遗”之下云南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措三个维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的分享盛宴。
在制作技艺与习俗的传承方面,云南与茶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已形成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的完整保护体系。(2022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云南制茶技艺与习俗包括贡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白族三道茶茶俗6项)
“非遗”之下云南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是云南茶树资源丰富,涉茶人口众多,以一叶带动一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二是云南茶文化民族性鲜明,做好传承与发展工作是文旅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云南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新时代以茶为媒,茶和天下的重要力量。
可以窥见,非遗之下云南茶的活态传承需要努力从各个层面挖掘,包括茶文化、茶技艺、茶习俗的融合。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把茶文化更好的融入文旅创新,实现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完美联动。


让更多人知茶爱茶
共品茶香茶韵
共享美好生活
至此
2023中国茶文化年会圆满结束!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