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亚国际茶荟:从“三盏茶”品发展新味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2023三亚国际茶荟:从“三盏茶”品发展新味

共品茶香、共商茶事、共叙茶缘。1月1日,以“丝路茶语·天涯共叙”为主题的2023三亚国际茶荟在鹿城落幕。

2023年12月30日,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举行。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崖州”系列活动之一,为期3天的2023三亚国际茶荟共设置茶文化展馆、主题论坛等,邀请众多来自国内外的茶领域权威专家学者、茶企代表深入探讨、建言献策,并通过举办茶旅文化体验等一系列重点活动,进一步助推海南茶叶产业升级、文化交流和合作提质。

沏好融合发展的“海南茶”

连日来,2023三亚国际茶荟文化展示体验馆内香气四溢,白沙绿茶、五指山红茶等海南本土佳茗被摆上展台,备受关注。

“这茶味道醇厚,我想带些回去给家人尝尝。”黑龙江游客陈先生品尝了几杯白沙绿茶后,很快便下单了两盒。

茶源自于中国,传播于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经典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在琼岛,悠悠茶香已绵延千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是造就了品质优良的“海南茶”。

如何不断拓宽市场、擦亮品牌,让“海南茶”飘香世界?在2023三亚国际茶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海南一度成为我国优质红茶的重要出口基地,海南红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曾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时代,海南应抢抓建设自贸港这一历史机遇,推动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表示,海南具有发展茶产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其中,独有的热带雨林大叶种茶是制作优质红茶的理想原料。海南应强力打造海南热带雨林大叶茶品牌,讲好属于海南的茶叶故事。

“海南茶产业大有可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鲁成银认为,当下海南可以做好“茶+”这篇大文章,通过与贸易、文化、研学、民宿、展示、节庆、演艺等业态融合发展,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与旅游全面深度融合,提升海南茶产品价值。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建议海南着力培养本土龙头茶企,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行业共同发力,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一级制茶师、三亚市茶叶学会会长李达敏表示,海南在树立本土茶品牌,讲好本土茶故事的同时,要学会应用茶科技,多开发一些新的产品,与时俱进推动长远发展。

呈现多元文化的“国际茶”

除了海南本土茶叶,2023三亚国际茶荟文化展示体验馆还集中展出了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以及土耳其、斯里兰卡、波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特色茶产品、茶文化。

海南安纳托利亚实业有限公司经理MehmetArifFIRAT带来的参展商品是土耳其茶叶,他十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海南定居了8年。

“土耳其的茶文化源于中国,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冲泡方式,并在欧洲流行开来。”MehmetArifFIRAT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会,以茶为媒,向大家介绍土耳其茶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现场还举行了茶艺表演、斗茶、手工炒茶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市民游客体验了世界各国的茶文化魅力。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德新表示,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外展示海南乃至我国茶业的总体情况,有力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茶文化交融互鉴。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蔡葩则表示,海南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海南的东坡文化。

她表示,作为精于茶道的资深茶人和茶文化专家,苏东坡在海南开展了大量的茶事活动,传递了有关茶的诗词歌赋,为海南留下了丰厚的茶文化遗产,“海南可以充分利用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以文化推动茶产业升级。”

端上深化合作的“共赢茶”

三亚丝路茶业论坛结束后,活动组委会组织参会嘉宾、展商代表赴五指山市水满乡,开启了一场文化体验之旅。大家参观茶园、采茶制茶、品尝茶宴,深度体验海南雨林大叶茶的独特魅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在海南,热带雨林大叶茶的茶树资源分布广泛,产茶制茶历史悠久,其中,五指山水满乡核心产区茶青品质极佳。

“水满乡的酸性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富含铁、铝等多种矿物质,加上独特的气候,有利于茶内有机物质的形成,成就了海南水满乡的热带雨林生态纯净好茶。”在水满乡鹦哥景红茶园,海南鹦哥岭景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负责人陈风帆说。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海涛现场端起茶杯,品尝了一口热带雨林大叶茶,“滋味清甜鲜爽,带有一股甜蜜的香气,很不错。”说完,他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非常期待后面能够有机会合作,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海南的特色茶叶。”

交流合作、互惠共赢,同样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一众企业代表在2023三亚国际茶荟上寻合作、谋发展,广东日川茶叶有限公司大区经理李汉斯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李汉斯带来了公司的金牌产品——鸭屎香茶叶。“你闻一闻,这款茶有着淡雅的果香和花香,喝下一口,滋味醇厚,余味悠长。”李汉斯说,希望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进一步开拓海南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款好茶。

“接下来,我们计划将斯里兰卡的茶叶种子引到三亚,谋划茶产业发展新路,同时充分利用三亚气温适宜茶储存的气候优势,用好旅游市场开拓茶产业市场,将三亚建成国际化的茶叶储存基地和交易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在崖州”组委会副主任、三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耿说,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三亚茶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刘耿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动合作共赢,培育三亚及海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欢迎国际国内茶界专家学者、品牌茶企到三亚开展茶叶相关研究、投资兴业。

2023三亚国际茶荟参会嘉宾、展商代表到五指山水满乡品茶鉴茶

寻原生态滋味探特色化之路

海南日报记者余佳琪

白云缭绕,碧峰耸立,位于五指山市水满乡的鹦哥景红茶园种植基地风光旖旎,道路旁漫山遍野生长的大叶茶树,吸引着一群特殊的客人“循香而来”——

日前,参加海南茶旅文化体验活动的2023三亚国际茶荟参会嘉宾、展商代表来到这里,通过参观茶园、品茶鉴茶等,体验海南热带雨林大叶茶的独特魅力。

现场,海南鹦哥岭景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负责人陈风帆指着几棵远超“平均身高”的茶树说:“那是几棵有着300多年树龄的大叶茶树,另一边是几棵‘野蛮生长’的野生茶树,我们都一直保留着。大家可以观察看看。”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屠幼英行走其间,轻轻摘下一片嫩叶。一番观察后,将嫩叶放进口中咀嚼。

“鲜甜”,这是她对五指山大叶茶的第一感受。顺着木梯向茶园上方攀爬,屠幼英又分别摘下两次嫩叶,一次口感偏涩,一次口感却比第一次更加鲜甜。

在屠幼英看来,三次不同的口感体验,意味着这里的大叶茶树品种有变异。在之后的制茶过程中,三种口味不同的茶在一起制作,茶的口感会非常丰富。

走进水满乡茗兰舍茶庄,第一批早春茶已被摆放在茶桌上,等待专家们的评判。海南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麦福炳介绍,这些茶有大叶种红茶、绿茶等。

屠幼英在品茶后发现,原本白色的陶瓷茶杯内壁,附着上了一层明显的“金圈”,“这说明五指山大叶种红茶的茶黄素含量比较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这一特色,将海南的茶叶推广出去。”

“红茶口感鲜香,白茶口感清爽、甘醇……海南的茶叶品质不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鲁成银注意到,海南有丰富的热带雨林大叶茶种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崖州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

在鲁成银看来,一般地方的产茶季节只有春、夏、秋三季,但海南能够做到春、夏、秋、冬四季产茶。无论从种质资源,还是自然生态环境,海南发展茶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观点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建议海南全力做好“茶+”文章

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

“2022年我国茶园面积4999.5万亩,占全世界茶园面积的64%左右。”2023年12月30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在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表示,2022年,海南全省茶园面积3.56万亩,同比增长6.19%,干毛茶总产量844.6吨,同比增长5.58%。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多地探索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我国一直是绿茶大国,绿茶总产量持续增长,红茶跟黑茶的生产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王庆认为,海南主产绿茶和红茶,大叶茶种质资源丰富,热带雨林大叶茶在世界茶产业当中很有名气。此外,海南建立了国家红茶出口基地,五指山、白沙、琼中、儋州、定安、澄迈、保亭等地都是茶叶重要产区。

五指山红茶汤色明亮,具有奶蜜香,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我省着力发挥比较优势,以推广五指山红茶等产品为核心,探索发展特色茶产业。

“海南茶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茶叶生长地理位置特殊,生长地常年湿热、品质独特。此外,独特的文化、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也为海南茶产业发展提供助力。”王庆认为,海南可注重加大科技投入,探索研发健康、时尚的茶产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和产品生产效率;在研究消费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持续提升五指山红茶、白沙绿茶等经典茶产品的品质,升级迭代产品、努力创制新品;全力做好“茶+”的文章,在“茶+贸易”“茶+文化”“茶+旅游”“茶+研学”“茶+民宿”“茶+体验”等文旅融合方面持续探索,以发展新业态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

王庆表示,海南需避免同质化竞争,着力培养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以标准化为核心、实施工业化生产模式的龙头茶企,稳定产品质量和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品牌赋能、文化铸魂,促使各方共同发力抱团发展,加大海南茶叶出岛销售力度,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海南日报三亚1月1日电)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以茶会友讲好中国故事

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

2023年12月30日,在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以“以茶会友讲好中国故事,甘传天下彰显文化自信”为主题,结合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探索茶旅融合之路的经验,分享推动茶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

茶文化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茶文化里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的内涵,在历史上被多个国家和民族吸收、接纳。”包静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茶产业夯实了发展底气。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包静认为,促进茶产业发展,不仅要做好传承和保护,还要与时俱进,旧中见新、新中有根。

“要主动走出去,为外国友人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精华的窗户,让茶文化在互相交流中成长壮大,获得崭新的生命力。”包静举例,近年来,中国茶叶博物馆通过茶专题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科普宣传、非遗保护、国际交流、培训体验等,以茶为媒联结古今中外,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一扇窗。

同时,中国茶叶博物馆已形成以五大常设展览为基础,以临时展览和巡展为抓手的展览体系,不断探索尝试新的展览主题和形式,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观展体验,全面而细致地弘扬传播茶文化。(海南日报三亚1月1日电)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包小村:茶产业品牌建设要“软硬兼备”

海南日报记者李梦楠

“我和茶打了40多年交道,深刻认识到,想发展好茶产业,必须要找准特点、提升品质、做强品牌。”2023年12月30日,在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包小村同与会嘉宾共话茶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茶产业的原产地,但是中国茶叶品牌建设与产业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为“产业大而品牌不强”、产区品类品牌强,消费品牌弱、世界知名品牌不多等。

囿于品牌困局的中国茶叶如何突围?在包小村看来,一定要做好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的内涵丰富。从企业品牌定位来说,可以选择大而强、小而美两条道路,大而强要求企业必须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小而美则必须本土化。”包小村进一步介绍,企业要做好种植、初加工和“精加工+品牌”“流通+零售”等产业链定位,以及原叶、茶饮料、粗加工产品等产品定位。

“作为一个产业来说,企业有企业的品牌,产业有产业的品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抓公共品牌。”包小村说,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政府应做好组织者、规划者、推动者、服务者。同时,政府、行业、企业、茶农等要形成整体,政研学产商联动,集聚所有的资源合力打造品牌建设,让小品牌强起来、老品牌亮起来。

数字化浪潮下,科技赋能正在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带来更大发展空间,茶科技和茶文化赋予了茶产业新的活力和机遇,引领中国茶产业进入品牌化发展的新时期。

“茶产业发展中,也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同科技、文化的联动。”包小村坦言,品牌建设既要提升茶科技的硬实力,也要发掘茶文化的软实力,以高品质、高标准、高科技讲好中国茶故事,才能打造“叫得响”的世界一流茶品牌。

)(刘杰 余佳琪 黄媛艳 徐慧玲 李梦楠)

来源:海南日报记者 刘杰 余佳琪,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