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1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中国茶叶》杂志、福建绿雪芽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制茶师研习班(福鼎白茶)圆满结束。
此次研习班共有37位学员,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老学员;大家从祖国各地,不同行业而来,有茶叶科研工作者和茶学教师,也有茶叶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和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

研习班邀请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二级研究员,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原站长陈金水高级工程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方舟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孙云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科技信息中心翁蔚主任,福建农林大学郝志龙副教授,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陈力高级工程师,绿雪芽茶工坊何正春厂长等专家与学员进行面对面教学,围绕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白茶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等内容讲授,并通过产地探源、制茶实践、品质鉴评等内容让学员全方位学习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丰富的课程内容及强大的专家团队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制茶实操教学环节,导师们耐心地为学员演示白茶撒青、并筛等工序的要点,细致地为学员讲解鲜叶萎凋的原理,以及鲜叶在不同萎凋时段所发生的变化。在导师们的讲解和带领下,大家将鲜叶萎凋观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积极认真地操作练习。




白茶品质鉴评课由陈金水老师带领,张方舟、孙云、翁蔚、郝志龙、陈力等多位业内专家共同对学员进行分组、分批次指导,评鉴不同白茶产地、不同茶树品种及不同年份的白茶品质。





学员们通过学习福鼎白茶加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仅对白茶如何产、如何制、如何认、如何品有了深入了解,并且通过全程手工的方式制作出了一款自己的专属茶样。

为期5天的制茶研习很快接近尾声,6月17日,迎来了研习班的结业典礼。结业典礼上,张方舟老师对学员们亲手制作的茶样给予了充分肯定,此次制茶研习受雨水的影响,在相对湿度达到100%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萎凋方式,制作出来的茶样均表现良好,有22%的茶样表现优异,审评分数达90分以上,滋味鲜醇带花香;62.5%的茶样为良好,滋味浓醇;15.5%的茶样为合格,滋味清醇;所有茶样在汤色、香气、叶底上均处于国标中一级或二级的水平。张方舟老师提出,各位学员应在今后认真总结和夯实5天的学习成果,思考实操过程中的不足,日后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践

学员代表:王光闲
在此次研习班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相聚于福鼎,亲自参与了白茶的制作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白茶简约而不简单的工艺,尤其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大家在导师们的带领下,把雨水青做出了较好的品质水平,更能体会到白茶工艺背后所蕴含的智慧。此次研习不是终点,更是日后制茶之路和茶学研究的起点。

学员代表:李兰英
这次研习的时间很短,收获却很多。自己虽然是茶学科班出身,但是通过此次学习深深感受到“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参与到白茶的加工过程中,才能对白茶的加工工艺、品质特征等有更加直观和深切的认识,同时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坚持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钦佩。“少壮功夫老始成”,此次研习必将为日后的收获埋下希望的种子。

研习班班长:刘运华
班长在2021年就参加过花果香红茶研习班,之后在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当地茶树品种的特点研发出了特色产品——安康果蜜红,得到了业界专家的认可。他提出参加研习班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更要学习当地茶人的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创新,制作出差异化产品,开拓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本次研习班中,所有学员一同在目光所及皆是绿色的绿雪芽白茶庄园品味白茶之韵,聆听山海之音。在大家的专注、热爱和努力之下,均获得了结业证书。制茶有真心,方能行更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制茶师研习班期待与各位再次相聚!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