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构筑全茶产业链,打造“三茶”统筹发展标杆县域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安溪县:构筑全茶产业链,打造“三茶”统筹发展标杆县域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故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茶历史源远流长,茶经济繁荣兴旺,茶文化蔚然成风。近年来,安溪坚持以“三茶”统筹为引领,不断延伸壮大茶产业链条,致力打造中国茶叶集散加工中心和中国茶叶大观园。2023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362亿元,先后获评2023年度“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百茶贸易之都等荣誉称号。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增至1440.42亿元,连续9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位居“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榜首、“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0”榜首;先后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茶界“双世遗”。

安溪铁观音连续9年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1

文化铸链,引领发展新潮流

“三茶”统筹,文化在前。近年来,安溪以安溪铁观音“双世遗”文化为主要抓手,化虚为实,持续推动生态、人才、文化全方位建设,让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可互动、可参与,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内驱力!

(一)上好生态底色。实施茶源保护工程,制定《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对铁观音农遗核心区实行原生态保护。创新推行“山河共治”,从县域大生态、茶山小生态、土壤微生物、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四个维度入手,实施茶山生态提升工程,每年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5万亩,构建山、水、林、草、茶和谐共生的生态栽培模式,生态茶园覆盖率达80%以上,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安溪生态茶园

(二)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茶业人才建设“万、千、百、十”工程,开展茶叶非遗技艺师带徒“长青计划”,建立全链条“传帮带”机制,培育更多涉茶专业技术人才。现有国家级非遗乌龙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7人、市级19人、县级203人;中国制茶大师32名、安溪铁观音大师8名、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荣誉大师、工艺大师20名,安溪铁观音名匠26名。

△安溪茶叶非遗技艺师带徒“长青计划”

(三)活态传承保护。开展茶史迹调查,启动《安溪茶史》《安溪茶志》编撰工作。加大对茶艺、茶道、茶礼、茶俗、茶歌的系统梳理,编排创作《铁观音》《香望》《古厝听茶》等茶文化主题情景剧。发挥民间修建的“茶王公祠”“茶禅寺”等作用,创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展示传播形式。

△《铁观音》茶文化主题情景剧

(四)推动文化出海。安溪铁观音频频以国礼茶、国宾茶身份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厦门金砖会晤、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英、中印、中朝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用茶。特别是2023年,安溪铁观音走进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及泰国、土耳其、阿联酋、沙特、香港、澳门等地开展“双世遗”文化宣传,为民族品牌赢得了巨大荣光。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联合国总部参观安溪铁观音“双世遗”文化展示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颁发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2

产业强链,激活发展新动能

紧扣百茶发展、全茶发展定位,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抓紧抢占新领域、新赛道,科学、系统、全面构建完善产业立体发展体系,不断增强安溪茶产业在全链条、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扶强企业壮品牌。培育壮大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标企业,全县地理标志准用企业166家。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2级、市级16家。茶叶规上企业82家,八马、华祥苑、日春、山国饮艺、中闽魏氏入围中国茶业百强,品牌族群逐步壮大。持续开展安溪县品牌兴茶行动计划,每年组织各类安溪铁观音品牌宣传活动上百场次。

△安溪县品牌兴茶行动计划之“观音铁韵 茗动榕城”系列活动

(二)延链补链加强链。壮大茶机械、茶包装、茶器具、物流等产业,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茶机械方面,发明铁观音智能化精加工流水线、闽南乌龙茶智能工厂等高端产品,成为全国茶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茶机 安溪智造”品牌不断打响,茶机械年产值近10亿元。茶包装方面,年产值60多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行业同类产品的1/3,是全国最大茶叶包装生产地和集散地。

△安溪茶包装生产

(三)线上线下拓市场。县内外茶业营销人员达30万,在全国有6万多家茶店,构筑遍布全国的茶叶营销渠道,逐步成为全国茶叶供应链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加工中心。茶叶电商销售额超百亿,占全国近1/4的市场份额,名列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第一位。新茶饮基底茶年供应量6万吨以上,占全国20%左右,成为全国重要茶饮基底茶供应基地。据统计,每年经安溪加工销售的茶叶达30万吨,约占全国茶叶年交易总量的10%,县域茶叶交易量全国第一。

△安溪茶叶直播电商

(四)茶旅融合开新局。创新“现代茶业+文旅”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旅游业态,建成41座各具特色的茶庄园,“三铁三世遗,乐享茶香生活”之旅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海丝茶源,茶旅胜地”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年接待游客超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5亿元,其中,茶旅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占了1/3以上。

△安溪云岭茶庄园

3

科技淬链,焕发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安溪坚持密切政产学研用,打造科研平台,致力科技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创新赋能,推动现代科技要素集聚,提升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质生产力。

(一)平台搭建“筑巢”。建成国家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两个国家级茶叶检验检测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字号科技平台,在茶叶绿色发展、茶叶加工、茶机械智能化、茶叶质量安全等关键性、共性技术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举办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以赛事为载体,搭建茶科技创新交流应用转化平台,吸引了全国245个团队,总共1535人参加,其中,198个博士,725个研究生,涵盖1470个专利(软著),385个发明,共评选出优质创新成果37项,乌龙茶智能加工等10个项目落地转化。

△安溪举办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

(二)产学合作“引凤”。与中茶所等“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中国乌龙茶产业研究院、国际乌龙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全国食药同源茶叶专委会、茶叶精深加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平台,启动茶叶碳汇遥感监测与核算研究基地建设,探索茶产业科技前沿课题研究,开展新技术在茶产业的产业化应用,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三)数字赋能“上云”。建设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发射“安溪铁观音1号、2号”卫星,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和现代光学技术,开展病虫害测报、土壤肥力检测、茶叶产量测算和茶园抢险救灾等,加快茶园数字化管理步伐。建设“数字茶业”云平台、数字地标监管平台、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等一系列智能化平台,通过数字赋能茶叶生产、加工、管理等,构筑智慧茶业县域。

△安溪茶园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

来源 | 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