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桐木关“青楼”,找回正山小种的松烟桂圆香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探秘桐木关“青楼”,找回正山小种的松烟桂圆香

世界红茶源于中国,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正山小种,被公认为红茶鼻祖;后流传于世,方才有红茶漂洋过海而成世界统饮名茶。因红茶的兴盛,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人生活的下午茶风尚。

全世界很多人都喝过正山小种,但知道并去过它发源地的人很少。东经117°,北纬27°,福建省武夷山最北端的桐木村桐木关,位于闽赣交界,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云雾缭绕,这里就是正山小种的唯一原产地。

这里属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进入需要当地人带领,报备后方能通过关卡。

茶山上植被繁茂,毛竹遍布,茶树便不规则地隐藏在毛竹的下方,它们肆意生长,少人打扰,一切皆来自地孕天养。

武夷山常年潮湿多雨,地处大裂谷核心的桐木村更是如此。每年桐木人的做茶季节,也正是雨水丰沛的时节。

所以,这里的茶人更能深刻地理解“看天做茶”的含义,也更能理解为何要在青楼中用烟熏,完成正山小种传统工艺中尤为重要的两道工序:萎凋和烘干。

在桐木村,你会发现木质结构、阁楼造型、错落有致的连排房屋,或伫立在村落之中,或隐映于茶山之间,因其专用于茶青萎凋和烘干,当地人俗称为“青楼”,也是我们所说的萎凋楼。

“青楼”是用来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的初制厂房,主要用于摊晾、萎凋、烘焙和存放。“青楼”上下共有三层半,除底层外,每层有一人多高。

底层有灶膛,设有火坑和烟道,用于松木燃烧,传递热量及松烟。

一楼为烘焙间,将盛茶的圆竹筛斜插入顶部烘焙架上用于熏焙;

二楼为缓冲层,通过开关木门调节“青楼”的温度;

三楼为萎凋间,将茶青均匀摊晾在竹席上萎凋。

而且“青楼”前通常会堆放马尾松柴,因为茶叶制作过程中,不仅是焙干工序才燃烧松木,一开始就要松木加温萎凋了,因此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红茶能品出淡淡的松烟香味。

如今,因桐木一带是武夷山国家公园,当地的马尾松无法砍伐。所以,桐木一带现在用的这些马尾松都是从外面购买运回,而且必须相关手续齐全才能购买。

萎凋时烟熏、摊晾和烘干时还要烟熏,几次反复烟熏后,松烟香才能入茶骨髓。

传统正山小种特有的烟熏味就是在这“青楼”里完成的,因而泡出来茶汤有松烟香、桂圆味,回甘清甜、润口绵长。

“青楼”作为木制阁楼式建筑,其设计和建造凝聚着祖辈们的智慧,后又吸纳了茶界专家张天福的改进建议,对“青楼”进行了改造提升。

茶叶烘焙由明火改为暗火,增设火坑和烟道,让热量通过坑道送入室内进行烘焙。该传统茶叶初制车间不仅杜绝了火灾隐患、灵活的调节萎凋及烘干,而且“青楼”独特的建筑结构能充分利用松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及松烟,这在茶厂建设史上可谓一项创举。

如今,传统烟熏的正山小种仍被老茶客喜爱,创新型的金骏眉亦广受爱茶人追寻。亦有正山堂·正山小种红茶,风味醇厚,具有独特的松烟香和桂圆干香,香气纯正高长,俘获了无数茶友的味蕾。

每到制茶季节,青楼的松烟,袅袅升起,见证着,四百五十余年来,正山茶人对传统红茶技艺的坚守和传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