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斌:中国安康富硒茶——紫阳茶时期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程良斌:中国安康富硒茶——紫阳茶时期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安康富硒茶》、《一心为了人民健康——我认识的于若木》、《紫阳茶业志》、《安康地区茶业志》、《陕西省农牧志·茶叶》、《硒都曙光》、《中国名茶志·陕西卷》、《紫阳富硒茶文集》、《陕西茶产业》、《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等。

安康是我国最早园栽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据《神农本草》介绍,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安康位于秦岭以南,古时因地处华山之阳,亦称华阳,是神农尝百草最近便的地方。茶马贸易、征课纳税时代,安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安康这个古老茶区焕发青春,探究其历史,可以分为八个时期。

四、紫阳茶时期

(一)紫阳立县,以茶出名

明代,割金州西南、汉阴东南设建紫阳县。紫阳县是用道教紫阳真人命名立县的,此后紫阳周围各县所产之茶均称为紫阳茶,其产量丰,销路广,逐渐出名。紫阳县与四川省万源县、重庆市城口县紧邻,古代即有任河栈道与四川相通,茶叶大都集散于西乡、汉中,运销甘肃、宁夏、青海等省。紫阳茶的发展与明清时代的茶马贸易密切相关。当时,外地商人在紫阳“买茶装篦,邑民利之”。加之乾隆、嘉庆年间,数十万南方破产农民涌入陕南,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产量达300万斤以上,其中紫阳县200万斤以上,紫阳茶声誉大大提高。

(二)信票作证,贡茶不误

清光绪《紫阳县志·食货志》载:“紫阳茶春分时摘之,叶细如米粒,色轻黄,名曰毛尖,白茶至贵。清明时摘之,细叶相连,如个字状,名曰芽茶,入水色微绿,较白茶气力充足,香烈尤倍。”

道光廿九年(1849年),《石泉县志》把紫阳茶、汉阴大米、平利生漆、旬阳龙须草并列为兴安四大名产。紫阳毛尖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民国《西乡县志》称:“至清代,陕南帷紫阳茶有名。”因其品质优良,贡茶不误,民国《紫阳县志》有“每岁充贡”“茶之原质色香味较他处所产俱胜”的记载。不仅有桂花庄“每岁充贡”的传说,更有存于陕西省档案馆的《贡茶事案》信票国家一级文物作证。清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紫阳县知县唐清甫差遣衙役办理贡茶事宜的《贡茶事案》信票上书:“照上届贡茶数目严催采办,务于二月内申解”字样,其中并提到在紫阳境内麻柳坝、茅坝关、权河及盘厢河等地采办春茶的具体数目。

紫阳贡茶信票(清光绪年间)

(三)产区扩大销区拓展

光绪后期,随着国内市场对茶叶需求量的增长,紫阳茶不仅行销西北,还销往湖北等地。据宣统元年(1909年)的《陕西财政说明书》介绍,紫阳茶“细者发湖北省城,粗者运汉中以及川甘”。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陕境汉江流域贸易表》统计,从白河出境输往湖北的紫阳茶,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93927斤、三十一年(1905年)为129509斤、三十二年为100800斤。

清末民初,白河、镇坪开始兴茶,使安康市境内植茶范围扩大到除宁陕县外的其他9县。其中以紫阳县茶叶产量最丰,占全市产量80%以上,输出量紫阳县占全区90%以上。民国时期,紫阳茶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国内2部权威的地理专著——《中国分省地志》(民国十六年版)和《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民国十五年版)均高度评价过紫阳茶:“南山紫阳产茶,色香味佳,于龙井、六安、武夷、松罗诸佳茗而外,别具一种风味。”1932年的天津《大公报》报道:安康县“茶叶为粗制绿茶之一种,名安康茶,每石(担)售洋30元,只能敷本地之用,输出甚少,但邻县紫阳县之紫阳茶则产量甚丰,茶质亦佳,最上品的色香味与西湖龙井、六安之茅尖不相上下,因僻处山中,所知者少,故无人注意。现下最好之白茅尖每斤一元六角……在汉水未被阻前,湖北庄客择其最佳的‘雨前毛尖’,‘卍字’等茶,坐庄大宗收买……更粗者即制茶砖,均运往武汉长江一带售卖,与浙皖之茶并受欢迎。近年汉水虽被阻,每年产额犹达百万斤左右。如能焙制得法,扩大宣传,亦陕南一大实业也”。

抗日战争前几年,杨虎城主陕期间,澄清吏治,赈济灾民,注重水利,恢复生产,发展实业。在安康境内清剿股匪,6次裁减地方部队,1934年不准驻军向地方派款,取消特税,禁烟禁赌,开始修筑汉白公路,发展林业和教育等,使安康经济发展较快,茶叶等山货特产有较大增长。杨虎城还亲自多方奔走呼号,请南京政府和江浙财团来陕投资,遂有陕西实业考察团来陕南之行。据《中国通邮地方物产志》载,1935年紫阳县输往甘陕一带茶叶32万斤,每百斤40~350元。安康县输往西安、甘肃、汉口、襄鄂地区茶叶3万斤,每百斤30~40元;岚皋县输往安康、汉口茶叶0.5万斤,每百斤30~100元。1936年全市茶叶产量305万斤,其中紫阳产茶250万斤,为抗日战争前历史最高水平。1938 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汉水下游,安康地区山货特产输出处于停滞状态,唯有紫阳茶受战争影响较小,是年输往西乡50万斤,1944年运销量52万斤。抗战结束后,尽管当时纸币一再贬值无人要,但商人购买茶叶以被称为“碎银子”的食盐支付,茶叶产销均较平稳,销量180万~200万斤。

(四)茶税苛重苦不堪言

民国年间,茶叶税仍是当地主要税源之一。茶叶税额为农副产品中最高,始为15%,后降为10%。紫阳茶税最高达30%,茶税占本地总税额的30%。1928年8月,当时的省长刘镇派人员视察后,在视察报告中说:“该县产茶为全省之冠,据视察局呈报已现衰败现象,其最大原因是30%苛税及工资高贵所致。”查“紫阳名产之茶在本地税额亦达30%以上,为全国各省所未有”。视察报告哀叹道:“皆摊派于民,竭泽而渔,民力何堪?”在紫阳设有特种消费税征收分局,规定紫阳细茶每百斤征收6.4元,粗茶每百斤征收2.2元,此外还有营业税、印花税等,使茶农茶商苦不堪言。除征收茶叶交易税外,还要征收茶山田亩税。据1940年紫阳县府给专署呈文:“全县茶山3048亩,每亩税率10%,每亩价款1200元。”1948年,物价飞涨,紫阳茶甲等(毛尖)完税价由1946年的每百斤158333元上涨到4550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茶叶货物税为毛茶价的5%。1954年,中茶西北区公司、西北税务局联合通知,西茶财74号、税货办234号“关于1954年茶叶纳税问题的通知”,指出西南边茶按原税率5%折成换算率为7.35%征收。其余税率25%,折成换算率为36.75%,作为茶叶计税标准。即毛茶收购总金额x36.75%=应纳税额,即为批发茶叶应纳货税款。私商收购的茶叶,税局机构根据茶叶品质和当地国营公司或市场的批发牌价乘以税率 25%核定收税额。

1958年改征茶叶工商税,税率定为40%(按毛茶收购价计税),1983年降为25%。茶叶对紫阳县财政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最高年(1975年)茶叶税利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0%。

(五)紫阳茶恢复发展

历史上的紫阳茶,除紫阳县产的茶外,还包括四邻各县所产之茶,它跨越川、陕两省。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将紫阳茶产区范围划定为陕西的紫阳、镇巴、东乡(今四川省宣汉县)、西乡、安康、岚皋,四川的万源、城口。

由于榷茶治边,以茶易马的历史原因,甘、青、宁等省区回族居民有饮用紫阳茶的习惯,且视紫阳茶为珍品,三省(区)常年销售茶叶2万多千克。1984年以前,茶叶实行统购统销,保证边销,紫阳茶被称为民族团结茶。1984年以后,在全国茶叶滞销的情况下,紫阳茶仍供不应求,畅销西北。

1957年以前,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及农产品采购部一直沿用紫阳茶的名称。1950年,西北茶叶公司紫阳支公司在紫阳河街成立,同年迁至安康,更名为安康支公司,并在西乡、汉中设立了2个推销组。1950年11月,国营紫阳县毛坝茶场成立。1953年,安康专区茶叶指导所在紫阳县瓦房店成立,全地区的茶叶生产、加工、收购、流通、运销网基本形成,不法私商受到打击制裁,茶叶生产从无政府状态转向在政府领导下的有计划生产。1954年,人民政府还发放了茶叶预购贷款3亿元(合今3万元)。加之土改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和茶园,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积极垦复荒芜茶园,清理枯枝,刮青苔、地衣,上基肥,砌石砍,为坡地零星茶蔸修筑簸箕台,对断条缺株茶园实行点播补缺和移苗补缺等茶园基础建设工作。1955-1956年,在互助合作运动推动下,茶园管理进一步加强,还有计划地发展了一批新式茶园。1957年,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6.19万亩,比1949年增长1.05倍;产量达到1572.85吨,比1949年增长1.45倍;茶叶质量显著提高,中高档茶占3/4。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