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渊:以感恩之心 制芳香之茶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陈子渊:以感恩之心 制芳香之茶

四月的都匀景美如画,春风过境,万物勃发,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毛尖茶山叠起层层翠浪,春芽萌动,茶香醉人,万千都匀茶人也在春和景明的写意里忙碌起来。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近年来的热度持续走高,随着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都匀毛尖位列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第四位等一个个高光时刻到来,越来越多的“爱茶人”成为都匀毛尖茶的忠实拥趸。

都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渊源深厚。早在明朝时期,毛尖茶就深得皇室青睐,被崇祯皇帝命名为“鱼钩茶”,到1956年,毛泽东主席把都匀的“鱼钩茶”命名为“毛尖茶”,都匀毛尖茶由此得名。

在都匀,很多人生在茶山、长在茶山、业在茶山,一辈子都与茶打着交道。茶人们一代代耕耘不辍,坚持、守护和传承着毛尖茶传统制茶技艺,在保证茶叶口感、品质的同时,赋予了茶更深刻的文化内涵,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子渊就是其中之一。

陈子渊出生在都匀市匀东镇一个普通的制茶世家,受祖祖辈辈制茶的影响,自小就在茶山长大的她,朝朝暮暮与茶为伴,对茶一直有着深厚独特的感情。

“我七八岁时就开始跟着大人采茶了,那时候茶场离家有五六公里,为了多采一些茶,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我凌晨六点起来的时候,母亲已经做好了饭,包好一个饭团,再撒上些白糖,就是一顿简易的午饭,因我个头还小,茶树齐胸口高,采得很辛苦,那时候一斤茶青只能换6块钱,我从早上7点采到下午6点,一般能赚4块到5块钱,心满意足又小心翼翼地揣在兜里,打着手电和同伴们走回家…”至今回忆起儿时采茶的场景,陈子渊还历历在目。

陈子渊说:“转眼三十年过去了,茶的价格翻了很多番,我也从当年的采茶女变成了今天的收茶人、炒茶工、卖茶人。时代在变化,但不变的是那颗始终爱家乡、爱都匀毛尖茶的心,是这块土地、这片叶子养育了我,成就了我!”

在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里,陈子渊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制茶师。都匀毛尖茶的制作工艺流程非常繁琐复杂,为了制作高品质的好茶,芽青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叶片及杂质等物,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炒制的过程中更是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制茶师傅需要赤手在200多度高温茶锅中来回翻炒,炒茶过程中茶叶渗出的色素会让双手发黄发黑,长年累月的高温对手的伤害可想而知,女子天性爱美,而陈子渊却乐此不疲。

“茶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我爱茶,并不因为它是我选择的谋生方式,更因为它让我把自己的喜好做成了事业。”陈子渊酷爱研究各种温度下制作出来的都匀毛尖茶味道,更热衷于探索温度与成茶口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收季,是都匀茶人们最忙碌的时节,都匀毛尖茶讲究鲜采现制,当天采摘的茶叶鲜叶经过摊晾后便要开始成茶制作以保证最佳口感。这就需要茶人们白天采茶、晚上摊晾、熬夜制茶,对于人的体能和精力都消耗极大。

“每年春茶季,我几乎每天都会熬夜炒茶到凌晨三四点,手上的泡起了一层又一层,家里的指纹锁已经识别不了我的指纹。”由于经常接触200摄氏度高温铁锅,陈子渊的一双手布满了灼烫的痕迹,她却说:“从没想过放弃,比起制茶辛苦的过程,我更享受每炒出一锅茶给我带来的成就感。”

  

一生爱茶,专注于茶,倾心致力于都匀毛尖茶事业的发展,让陈子渊收获良多。从业至今,陈子渊先后荣获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论坛创业之星、黔南州文化产业协会年度特别贡献奖、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进非遗传承人、中国第四届绿化博览会“绿博杯”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大赛金奖等荣誉。2022年,陈子渊荣获黔南州好花红人才奖,并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绿茶制作技艺(都匀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为更好传播都匀毛尖茶文化,对都匀毛尖茶本土种群作进一步探究和保护,2018年,陈子渊自主创建面积达400多平方米都匀毛尖茶文化馆,采集都匀毛尖茶相关的茶树标本和种子资源,搜集整理展出300多件有关都匀毛尖的文献、茶文化宣传画、民歌等实物和资料,并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接待各地游客超3万人次。

作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子渊生计于茶山,更感恩于茶农。从业以来,陈子渊时常利用空闲时间,义务为困难群众提供种植、采摘、炒制等技术,更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都匀毛尖茶制茶储备人才,至今累计培训带动采茶工、制茶能手、茶艺学员等1000余人次。

一边矢志不渝地研习都匀毛尖茶传统制茶工艺,一边念念不忘将都匀毛尖茶文化传播出去,陈子渊为宣传、传承、保护都匀毛尖茶非遗制作技艺致心致力,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支持和肯定。

“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技艺是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我们不仅仅要传承、保护,还要发扬光大。”人生如茶,茶亦如人生,只有经历,才懂芳香。陈子渊鼓励年轻朋友学习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让更多父老乡亲通过都匀毛尖茶产业走上致富路。

作者:黄浩东

来源: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桥城都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