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余威,放弃香港公职人员入职机会,用9年时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将传统茶场经营出新活力的故事。
在粤港澳大湾区
青春有多少种可能?
香港青年余威以一片茶叶为起点
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余威在检查茶树生长情况(李卓轩摄)
9年前,余威刚刚考上香港公职人员
但他决定放弃“铁饭碗”
接手父亲在肇庆投资的茶园
在余威的经营下,茶园如今
已从原来分散的5处共700亩土地
变成了现在1200亩连片种植的茶园
营收比2014年翻了一番
公司的茶叶产品
还入选了肇庆十佳创意旅游手信

高空俯瞰余威经营的茶园(李卓轩摄)
“当初没有太多犹豫
因为我自己也想做一番事业
而内地人口基数大
产业体量大,机遇也比较多
有利于我们茶园发挥生产优势
做更多横向发展”
回忆起人生“转折点”
余威这样说

余威(左一)和茶农一起采摘茶叶(受访者供图)
不过,在余威接手不久后
茶园就曾遭遇泥石流的冲击
茶山大面积塌方、生产车间被泡……
看到茶园损失惨重
余威觉得自己的一腔热情
被“泼了冷水”
但他并没有放弃发展茶园的信念
决心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开辟新的赛道
推动茶园规模进一步壮大

余威(左一)和同事巡视茶山(受访者供图)
2015年,在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合作中
余威发现
茶叶作为一种旅游手信
在复购率很低的情况下
销量依然保持迅猛增长
他从中嗅到了茶园的“新商机”
决定继续扩大
茶叶作为旅游手信的业务
并尝试将茶园开发为茶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余威(左二)和同事在讨论如何改进茶叶生产方法(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余威也在尝试
将茶叶与农产品“跨界融合”
例如将茶叶跟德庆贡柑的柑皮丝一起
做成柑皮丝红茶
这款产品有望今年出口到阿拉伯

余威的茶叶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余威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后
更多年轻人尤其是港澳青年在此创业
大家相互碰撞、启发、合作
可以引燃更多新的创业火花
“去年,我跟一个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一拍即合
尝试将他们公司做生物分解厨余的肥料
和茶叶种植废料结合起来
研制一种新型肥料
这将又是一个新的赛道!”
余威说

茶叶采摘时节,茶农在余威经营的茶园里忙碌(受访者供图)
在余威看来,大湾区赋予了一片茶叶无限可能
让更多港澳青年有机会
在田间地头尽情施展才华
“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日晒雨淋、身水身汗’了
港澳青年可以利用农业这个平台
跨界去做旅游、康养、农业科技等等
有很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摄像:李卓轩叶绍明
来源:南方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