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匠心为茶香——记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包玉龙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片匠心为茶香——记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包玉龙

秦巴无闲草,汉茶有奇香。汉中这块天赐的富锌硒土壤滋养着片片茶园,也孕育出代代制茶匠人,包玉龙便是其中之一。1988年出生,这位85后小伙刚刚入选“陕西省乡村工匠名师”。

01

结缘

难忘儿时那一抹茶香

每到初春时节,勉县漆树坝镇漂草沟村的茶山上,漫山遍野的青翠惹人醉,茶香弥漫山野间,茶农穿梭其中采摘丰收和喜悦的“金叶子”。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方好茶。包玉龙的祖辈们世代栖居在这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以茶为伴,靠茶为生。“我是土生土长的茶乡人,从小就在茶田里玩耍,闻着茶香长大。”聊起自己与茶叶结缘的故事,包玉龙侃侃而谈,中专毕业后,包玉龙离家闯荡,辗转西安等地。2012年,他与同乡的妻子结婚后,时常回家给岳父的茶叶作坊帮忙。也是在那时候,包玉龙萌生了返乡做茶叶的想法,“家乡大力鼓励村民发展茶产业,那里有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我为什么不专心做茶,干出一番事业呢?”几个月后,他辞掉西安的工作,回到家乡走上了制茶之路。


汉中市今年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汉茶大师评选活动”中,包玉龙凭借精湛的制茶技术荣获“汉中市技术状元”称号。

02

勤奋

潜心钻研为茶忙

摊晾、杀青、揉捻、作形、干燥……一片片鲜叶在包玉龙手中经过一道道繁琐复杂的工序,散发出馥郁迷人的香气。

出茶不容易,每一步都不敢有差错,只有一切恰到好处,才能成就茶叶的至香。对于包玉龙而言,技艺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付出了许多艰辛。包玉龙积极参加各项茶叶技术培训,先后到中茶所及浙江大学等茶叶科研院所、汉中市茶叶职业技术学校进修,外出取经除了走遍汉中所有的产茶地,安康、商洛、浙江、四川、福建、贵州等产茶地都留下了他考察学习的汗水。

纵观种茶、管护、采摘、炒制各个环节,包玉龙勤勤恳恳,投入大量体力和精力,熬夜制茶更是家常便饭。杀青是茶叶加工中尤为关键的步骤,为了掌握新机器热风杀青机的效果,他曾连夜驱车100多公里拜访西乡县两河口镇一位同行茶师。

做茶路上,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回报。陕西省茶叶加工技术能手、陕西省技术能手、汉中市技术状元、勉县农业技术领军类“定军英才”……做茶10余年,包玉龙获得了大大小小10余项荣誉,带着当地优秀的茶叶品种站在各大斗茶赛事的颁奖台上,包玉龙让汉茶“走出去”香飘万里。

03

分享

示范带动惠乡邻

以匠心制茶,亦以利他之心制茶。这句话贯穿了包玉龙十年制茶生涯。

2014年,包玉龙创办了玉龙茶叶专业合作社,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与当地75户茶农构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雇佣劳动力2000余人次,辐射带动周边400多亩茶园发展。

面对困扰茶农的低能、低产、低效问题,包玉龙先后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加强绿色防草控草技术田间管理,不断探索茶叶初制加工新技术,总结形成汉中仙毫二次脱水、汉中毛尖烘炒做型工艺技术,让当地的茶叶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包玉龙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制茶队伍中来,壮大当地茶产业。为此,他积极推广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以“传帮带”方式免费对茶农和登门的新茶人进行技术培训,定期走访指导附近茶农,开展科普教育,现场解决农户种植过程中的难题。

如今,合作社发展360余亩茶园,销售额500余万元,带动村里150余名农户一起赚钱,年人均增收6000元。“接下来,合作社还要在打造绿茶品牌的基础上,研发桂花红茶、汉中蜜黄等汉茶新产品,推动茶产业创新发展。”包玉龙说。


来源:汉中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