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彭庆发从外地回来,到自家山上的茶地走走。站在半山上眺望着自己的家乡,突然一个想法在脑中闪现:“高埔茶”品质优良,独具风韵,在清代作为“贡茶”,民国尊为“红军茶”。作为高横人有责任带动村民一起做好高埔茶,扩大高埔茶的知名度。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彭庆发逐年不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探出一条致富增收的路子。

为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发展“高埔茶”产业,彭庆发2016年成立了武平县庆发相公寨高埔茶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茶农组织起来,购置机械加工设备,扩大高埔茶生产规模,形成稳定产业,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致富。2017年10月注册“高横高埔茶”商标,打造“高埔茶”品牌。



有人说,最好的茶园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没有任何杂草的、充满流线型美感的茶园。彭庆发却不这么想,他坚信最好的茶园应该是处于荒芜或半荒状态,并且没有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侵蚀,加之相公寨特殊的土质、水源、气候条件,没有被人过度破坏生产的茶叶才有独特的味道。虽然这样会有虫洞之类的瑕疵,但品质毋庸置疑。彭庆发便一直以茶树要自然相融的理念管理茶园,偶尔采用民主黑山羊的羊粪给茶树施肥,从源头上提升茶叶的品质。

“高埔茶”的独特味道还得益于传统的手工制作。2015年,武平县“高埔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龙岩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月29日,“绿茶制作技艺(武平高埔茶)”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彭庆发作为19世(第六代)传承人,深知责任重大,并潜心学习,专心研究,同时通过“手把手”的方式组织茶叶种植者学习传统手工精制七道工艺,将“高埔茶”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完整的保护和有效传承。
来源:武平生活 闽粤赣边之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