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裘,字挹群,湖南省衡阳市人。
1923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农业专科学校,
1924-1932年在湖南安化茶叶讲习所和湖南私立修业学校任教。1933-1934年任江西省修水实验茶场技术员,主持“宁红”初制和精制研究。
1935-1937年在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对"祁红“叶底乌暗难题进行试验研究,写出《叶绿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报告,参考引进制茶机械,设计成红荼机械设备,改变了手工茶落后情况。
1938年在恩施筹建恩施茶厂,同年调去云南参加创制“滇红”,1947年筹建湖南群力机械制茶实验厂,
1948年任湖南省茶叶公司总经理,被称为"滇红之父”和“机制茶之父”。
婺源荼校创始人
方翰周(11O2一l166 )
茶叶专家,安徽歙县罗田人,
1920年毕业于安徽省第一茶务讲习所,1927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制茶技术。
1930回国后担任上海、汉口等地商检局技正,负责出口茶叶质量检验1935年到江西“宁红”茶区的修水县和“婺绿”茶区的婺源县创建茶叶改良场,任主任兼江西省茶叶公司专员。在此期间筹建了一批实验荼厂和茶场。
1940年创建江西省婺源荼叶职工学校,任校长。其曾主编《江西茶讯》和组织编写了《红茶绿茶初制机械》、《制荼先进经验汇编》等。
王泽农,字梦鳐,江西省婺源县人。生于1907年5月3日,卒于1999年10月4日,享年92岁。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生物化学家,中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创始人。
1937年在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毕业,授予农业化学工程师。1938年回国后,参加筹建复旦大学农学院,任茶叶组教授、茶叶专修科主任,参加筹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并任研究员、第一任化验组长。
1952年到芜湖安徽大学农学院,
1954年随安徽农学院独立建院迁至合肥,任安徽农学院教授、教育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五次主编《荼叶生物化学》全国通用教材,编著《茶叶化学》、《荼叶生物化学原理》等理论书籍。
荼树栽培学科奠基人
庄晚芳
( l102-l316)
福建惠安人,
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艺系,后任安徽省祁门茶叶改良场技术员。1937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
1938年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副局长。
1940年筹办福建示范茶厂,后任副厂长兼总技师。
1941年任东南茶叶改良场技正、总技师和中国茶叶公司研究课课长。1943年任福建省农林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
1949年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2年任安徽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教授,
1954年调任浙江农学院茶叶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
其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
编著有《中国的茶叶》,《茶作学》,《茶树生物学》、《茶树生理》、《茶树栽培学》等10多本专著。
世界名人一陈椽( 1101-1111 )
福建惠安人,
1934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浙江茶叶检验处主任,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副教授、科主任等职。
1952年复旦大学茶学系调整至安徽大学农学院,
1954年安徽农学院独立建院,任该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茶叶系主任、教授。陈老一直从事茶叶高等院校教育、科研工作,培养了大批茶叶科技骨干。其著作主要有《制茶技术理论》、《茶业通史》、《茶药学》、《茶树栽培技术》等。其在《茶叶分类分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提出制茶方法的系统性和茶叶品质系统性分类的新观点。陈椽被英国科技研究中心列入1984年版《世界农人名人录》,在1988年被印度收入《世界名人传记》。
荼学泰斗一张天福
( l9I0-20I1 )
福建福州人,
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后赴日本考察茶叶。
1935年在福建创办省立福建茶叶改良场(福建农科院茶科所前身)和省立福安农校,任场长和校长。
1940年创办福建示范荼场并在苏皖技校任教。1942年担任福建协和大学教授。
1946-1949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任崇安茶叶试验场场长。1950年调任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技术科长。1952年调任福建省农业厅特产处副处长,
1982年退休。著有《福建茶史考》、《福建乌龙茶》等著作。
台荼之父一吴振铎
(1918一2000 )
福建福安人,福建省立高级茶科学校首届毕业生,1946年毕业后任福建省福安高级茶科教务主任,1947年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平镇荼业分所所长。
1952年起兼任台湾大学农艺学系茶作学讲师、教授等职。其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品鉴之研究。先后育成15个茶树新品种,
1991年因新品种“翠玉”,“金置”育成获一等奖和“杰出科技奖”,1994年获“台茶重大贡献奖”。著作代表有《评茶》,《茶叶》等。
现代荼业奠基人
胡浩川
(1896一l112 )
原名本翰,曾用名涣、膺吾、蕴甫,茶叶专家,安徽六安人,1920年毕业于安徽省立茶农讲习所,
1921年赴日本静冈茶叶实验所学习制茶技术,
1924年回国,1924-1949年历任上海园林场技佐安徽祁门改良场场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参加筹建中国茶叶公司,并任总技师主持制定全国产销计划,茶叶加工、收购及出口标准技术规程、规章制度等。1933-1934年与吴觉农合写《中国茶业复兴计划》,
《祁红复兴计划》,撰写专著《祁红毛茶怎样复制》等。
中国现代茶学莫基人一蒋芸生
1901一1971
蒋芸生,江苏省涟水县人。
1925年毕业一日本千叶高等园艺学校。回国后,曾任浙江大学农学院、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江苏南通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福建农学院等校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茶树栽培组组长。
1949年后,先后负责筹建浙江农学院荼叶专修科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并任第一任科、系主任和所长,后又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先后筹组浙江省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学会,并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其在茶树栽培与育种研究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著有《植物生理学》、《熏茶花卉栽培》、《园茶杂草名录》等。为培养大批茶叶和园艺人才、推动我国茶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当代荼在吴觉农( 1897一1989)
原名荣堂,浙江上虞人,因立志要献身农业(茶业),故改名觉农。其是中国知名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奠基人。
毕业于浙江农业高等学校,
1919-1922年留学日本,学习茶叶专业,1930年进入上海商品检验局,倡导复兴茶业,
1940年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创办中国第一个茶学系,任主任。
1941年在衢州建立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后在福建崇安县成立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兼任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农业部副部长并兼任中国荼叶公司总经理。主编《茶经述评》,《中国地方志》等著作,被誉为“当代茶圣”。
来源:学习喝茶、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