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又一座灯塔 ——访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朱海燕教授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茶文化的又一座灯塔 ——访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朱海燕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朱海燕

  

茶美人更美

轻轻推开挂有茶学系标识的大门,只见一名头戴藕粉色针织小洋帽,双耳佩以珍珠吊坠,着深红色毛衣打底,身穿长及脚踝的黑色毛呢外套的女子被几名学生围在中间,正耐心地解决学生们不时抛出的问题。许是注意到了记者的到来,这名女子抬起视线与记者四目相对,莞尔一笑,灿若春风,似乎能让人忘却冬日里的严寒。


只那一瞬间,两人似有默契,便是知晓了对方是谁。“不好意思,麻烦您先坐会。”朱海燕满带歉意地说道。记者也在打了招呼后走到占据了办公室大面积的茶桌的位置。不多时,学生散去,朱海燕来到茶桌的另一侧,仍是不断地向记者表达歉意,说话间纤手轻抬,一道净水沏来,茉莉花茶的香气自茶杯袅袅升起,伴着味蕾上的茶韵,记者也逐渐沉醉在她的茶学生涯里。

  

从本科求学的懵懂无知到八年的茶工作经历再到如今留校育人,朱海燕从未离开茶领域。1994年,朱海燕自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在她多年的求职生涯中,唯一不变的是对茶的热爱。离开学校后,朱海燕在娄底外贸出口公司上过班,也开过茶馆,从事着许多与茶相关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茶所蕴含的内涵让她深知自己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朱海燕决定重回学校深造。

  

时势造英雄,恰逢当时茶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急需人才。朱海燕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2002年,她考取了母校茶文化方向的研究生,这对她而言,是崭新的开始也是一场挑战。

  

此后,在与茶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朱海燕对茶有了更多的认识,她看见了茶的美育功能。“从茶园到茶杯,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美来呈现。而用美来推动人们对茶的理解,这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合点。”朱海燕轻抿一口茶后缓缓说到。正是如此,这也更加坚定了2005年她读博士时坚持茶美学的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沉淀,她著写了《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和《明清茶美学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首次对中国茶美学展开了系统性研究,探讨了唐宋和明清时期人们对茶之美的认识,为构建中国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她也因此被誉为“茶美学研究第一人”。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朱海燕


茶课传播茶文化

“在我的教学课堂上,只要有一个人深爱上了茶学这门学科,那就是我的成功。”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教书育人的朱海燕激动地说到。说这句话的时候,记者似乎看见了她眼中闪烁着光芒,充满了一股对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责任与使命的信念。

  

网络时代,为传播茶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目前,朱海燕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开设了两门课程。2016年,开设了《中国茶道》,至今共开设了六期,此项课程于2017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在线开放精品课程。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万人选修了这门课。此外,2018年开设了《中华茶礼仪》课程,该课程刚开的第一期,便被评为首批中国在线最美慕课一百之一。

  

“这两门课的开设,达到了我的理想效果。新时代,要与时俱进。传播茶文化要借助新媒体,用新的教学方式影响年轻一代,为中国茶道正本清源。此外,结合现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需要,以茶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的方式,这对传播茶文化,弘扬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朱海燕满意地说道。

  

谈及此处,朱海燕向记者说道:“有次我去武汉参加一个活动,当时一位同学向我打招呼,说看过我在慕课上的《中国茶道》课程,并表示以后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茶道、中国茶文化。我知道也许现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人还不多,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茶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话语间,充满着对未来茶文化传播的笃定与信心。

  

茶道即“三道”

茶具有包容性也极具内涵,人们在不同的阶段对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其中便包括朱海燕。朱海燕徐徐说道,本科时期,对茶的认知只停留在六大茶类及茶应用等方面;工作时期,对茶有了新的理解。如茶的人文功能。茶能拉近人的距离,以茶为载体能更好地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硕士至今,茶的美学极具特色。足见对于茶的理解,朱海燕在不断地深化。

  

当谈及茶道时,她亦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与茶长达近24年的接触中,朱海燕将中国茶道概括为“三道”,即技术之道、仪礼之道、修身之道。

  

技术之道:技术之道确保茶产品的质量,实为从茶园开始直至茶杯整个过程的茶饮技术的规范,这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仪礼之道:茶在人们生活中主要的功能用于待客,表达尊敬。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完整的礼仪的规范,这也是朱海燕开设第二门课程《中华茶礼仪》的原因。她根据课程定位的不同,将各大内容划分细致。在《中国茶道》里,讲的范围较大,而在《中华茶礼仪》里,讲得更为具体和细致。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去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并且希望通过以礼之道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修身之道: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需求会发生转变。从基本的物质条件的需求上升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需求。但并不是一说到喝茶就是指精神修养,真正的修身之道需接地气。

  

朱海燕浅浅一笑道:“通过学茶,我学到了很多,对我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茶让我变得更随和、更包容、也更淡定。我想,这也是茶妙不可言的地方吧。”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传承、发扬,正是中华文明伟大之精华。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几千年来,融入不同的元素,有前人栽培之余荫,也有今人努力之光大,才得以不断延续与壮大。很庆幸的事,在茶文化的长廊中,有一座座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不至于迷失,而朱海燕正是离我们最近的那一座灯塔。




记者手记

记者与朱海燕的交谈,整个过程差不多持续有几十分钟。端庄美丽、温文尔雅是她给记者最直观的印象。热爱茶及茶文化的她每次谈及茶时,似是有一种魔力,能让听她说话的人,不自觉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茶方面的知识。而她也确实在这样做,通过网络公开课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

  

结束采访后,朱海燕送了记者一本《明清茶美学研究》的书,墨绿色的封面,配着一张椅子,一壶茶,一个茶杯。似是和着封面设计的意思,写稿之时,记者正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喝着自己喜欢的茉莉花茶,看着朱海燕写的书,沉醉在茶的芳香之中,好不惬意。

(资料来源:茶业周刊,作者:曾文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中国黑茶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