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填报志愿了,茶学毕业生,后来怎样了?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该填报志愿了,茶学毕业生,后来怎样了?

进入7月,又到了各大高校的招生季。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常有同学、家长对农林类专业持有偏见,甚至谈农色变,认为农学就是种庄稼。在很长时间里,农学都是一门被戏称为“劝退学科”的专业门类,不仅城市家庭很少有孩子会去学农学,许多农村家庭也会想法子避开农学。毕竟好不容易通过高考跳出“农”门,怎么还会回去“握锄头把子”呢?

这份偏见对于隶属于农学二级专业的茶学来说,更显尴尬。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茶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共33所,其中著名的有: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虽然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数量不少,但多数人对茶学依然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不敢轻易报考。

茶学到底在“学”什么?

茶学是关于茶树的栽培种植以及对茶蕴含的文化品位进行研究与挖掘的学科。茶学研究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以划分作两大部分:茶科学和茶文化学。

学校老师正在教学生炒茶。

茶科学主要包括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等。为掌握茶叶生产中的各项环节,大部分高校会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在茶季前到茶园学习给茶树施肥,在采摘季节自己动手加工制作不同的茶类,到茶厂观摩茶叶的深加工技术。

茶文化学包括茶经济与茶产业文化等。学生除了要会种茶,会管理茶园,培养专业的茶叶审评师和茶艺师也是高校开设茶学专业的目的之一。

茶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中国的茶业市场十分庞大,除了各类传统茶企,喜茶、贡茶、茶颜悦色等奶茶品牌也风靡大街小巷……近几年来,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伴随着我国贸易转型,行业内对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茶专业并非培养“茶农”的行业。因此,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各大茶学高校招生官网显示,茶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基本在90%以上。考取茶学专业研究生的,约占所有毕业生的36.4%。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茶学毕业生当中,从事茶叶贸易行业的占37.3%,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从事茶叶质量管理的最少,仅占11.4%。

记者通过采访多位茶学专业5年内的毕业生,了解到在5年内还从事茶叶工作的,大约接近4成。选择考研的毕业生中约一半选择跨专业考研,而另外一半则继续研读茶学专业,成为高校老师和科研人员是他们普遍的追求。

毕业生为什么转变就业选择?

单纯从茶学专业的梯度来看,茶学毕业生可以从事的行业有:第一产业的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树育种育苗等等;第二产业的茶叶机械、加工制茶(炒茶)、茶叶品控(审评)、产品研发等等;第三产业的茶旅游、茶艺教学培训,茶文化传播服务、茶事活动策划、策划、礼仪、广告、文案等等。如此宽阔的人生赛道,为何茶学人才留不住呢?在采访过程中,毕业生们普遍反应了几个问题。

工资普遍较低,工作单位不稳定

有位毕业生反应,茶学专业的就业率很高,班里同学都找到了工作,但大家毕业第一年的工资普遍在3000—5000一个月。自己刚毕业时在茶企工作了一段时间,工资交完房租后,生活就变得相对拮据,无奈辞职向金融行业发展。

落差太大,不符合自己的求职预期

如果说本科生学的知识有些繁杂,那么研究生的学习方向就更加专业。可是,不少茶学研究生却十分苦恼。他们学习的研究方向大多偏学术,例如茶树资源育种、茶叶生物化学及天然产物开发等。他们大多想从事品质管理、审评研发、茶叶深加工等技术型职位。但大部分茶企,需要的却是产品研发人员、精加工技术人才以及现代营销人才。为了让新员工得到更多锻炼,很多茶企还会将新人留在基地锻炼,从基层做起,但往往会有应届生因为适应不了环境,存在心理落差或其他因素而选择离职。这也反映出大多数茶企人才需求量虽然很大,但更注重求职者的经验积累。

大众对职业、专业有误解

茶艺师作为毕业生最普遍的就业方向,却长时间承受着大众非议。曾经有同学向记者坦言长辈对自己工作很不理解,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大学,学成之后居然在茶叶店“伺候人”,给客人“端茶递水”。此外,网络上对“茶艺”一词的新含义“一个女孩用虚假做作的方式成功哄骗男性的行为”,也使得大家对茶艺师这个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了更多误解。再加上,茶艺师的工资相对较低,需要掌握的技能较多,升职空间十分有限,很多毕业生迫于压力转行。

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少,学无所用

在茶行业里绝大多数的工作,需要茶学所学的知识很少,如销售、市场、运营、宣传、茶饮研发等。因此茶企招聘的岗位,很少有专门针对茶学专业的岗位。没毕业时,踌躇满志,希望进入社会能学以致用。然而现实很残酷,原来大学学的专业知识基本用不上,还要从头学起。

企业需要的是什么人才?

某知名茶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高校对于学生们的专业课程教育尚可,但是职业化训练的相关课程有所缺失。

由于企业处于充分竞争市场,茶企在招聘过程中一般会多考虑招来即用。在企业门店招收本科院校学生需要一定时间培育,所以茶企更偏向于专科院校。

专科院校比本科院校更注重技能实操和社会应用。相比专科院校而言,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对茶学专业学生在理论、科研等学术方面的培训;本科院校缺乏对学生心态和思想的引导。本科院校毕业的茶学专业学生对于职业定性过高,在就业过程当中心态难以调整。在茶企门店的职员组成中,多数人的学历低于本科,但在门店服务和销售能力上,高于刚刚毕业的本科院校茶学专业学生,很多毕业生难以接受现实,选择另谋高就,所以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本科院校对于门店的服务规范、客户心理学、学员心态等社会职业培训课程的重视度不足。”知名茶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认为,本科院校茶学专业学生不能最终服务于茶企或茶行业,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但现实却是这批人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学院派的课程虽有涉及部分管理、商务等,但所占比例显然低于专业。

某高校主管学生就业指导的老师归纳了本科院校茶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两大矛盾:实操技能与意识培养的矛盾、行业属性与理想环境的矛盾。“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茶行业来说,确实不能满足它的需求。目前的茶行业可能更喜欢的是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在招聘时更喜欢专科院校的学生。但是就也会存在一种问题,他们的理论没有那么扎实,那本科有理论,但实操又欠缺了一些。”他认为,本科院校所培养出的茶学专业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与专科院校相对比,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期。

此外,老师还提出了另一个茶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一个普遍现象:多数茶企的工厂、基地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而作为热血的年轻人,更向往在城市生活,这也是导致人才的流失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和追求,茶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而人才是推动茶行业发展的关键。如何使茶学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深耕于茶行业,促进茶行业繁荣发展,还需要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的努力。

周刊视点

人才“超配置”是一种浪费

本文全面关注了茶业高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适应与匹配情况,在“企业需要的是什么人才?”部分提到一个问题:企业反映高校对于学生们的专业课程教育尚可,但是职业化训练的相关课程有所缺失。结果是人才觉得大材小用了,委屈;企业觉得人才不适用,高不成低不就。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该如何解决?

症结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简单说社会既需要搞科研的人才去研究发明,也需要技术性人才去操作去解决实践问题。这样的需求和实际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高校既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工程师。但我们长期的习惯和体系是重视培养科研人才,对操作人才的重视不够,教育资源也没有完全调整到与社会需求高度匹配的程度。反映在茶行业就是茶企业需要的实操人才往往是“人才超配置”,其结果就是企业实操人才短缺,而照着科学家研究员培养的人才在实操岗位,动手能力不够,还觉得自己被埋没了。这从社会资源的总体成本和效益比较看,是一种浪费。

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课题,最终要把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到匹配、高效。另一方面,企业用工单位在选人用人上要立足现实,寻找“适销对路”的人;同时,要引导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重视基层一线,在实操的岗位上锻炼成长,为茶产业做出更大贡献。

(赵光辉)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