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文龙:帮崴风炉 蚂蚱茶香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景东文龙:帮崴风炉 蚂蚱茶香

有人说,到景东县文龙镇帮崴村的第一印象,就是风大。帮崴的风,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都不消停。春风、夏风、秋风和冬风,“呜呜”的号角声,仿佛是风婆婆的“风口袋”,被孙猴子给打开了口。

有风、有茶,站在何家组鸟瞰帮崴村全景,更像是一个风炉。风炉,原是唐代一种专用于煮茶的炉子。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上天赐予一个风炉,帮崴人顺天应地地,让茶芳香四溢。

帮崴村,东、西、南三面被山重围,仅北方留一条大峡谷与外界交流冷热。帮崴河,又被称作“倒淌河”,由南向北流淌,穿过北方大峡谷,奔向双河,回眸一望,与川河神交。正是帮崴村这种独特地形,成就了与众不同的一个小气候,天造地设一个“风炉”。帮崴茶叶,长在枝上的芽尖时,深受从不消停的风的影响,水分多被自然带走,留下的都是精华部分。

有帮崴人谦虚的说,帮崴地形没有山环水绕,水流湍急留不住砂金,又因风大气场难聚,所以“不出人”,离得再远,也要回来。现在,帮崴一改“不出人”的观念,远到省外谋生。而帮崴风炉,注定要“出好茶”,蚂蚱地基的古树茶、大树茶,就是帮崴茶的名片。

据帮崴村茶人讲,帮崴最早种植茶叶的人是李新周(音)的父母,后来,李新周和李新贵(音)兄弟俩继续种植茶叶。李新周重孙现在已经70余岁,以此上溯五代人,茶龄约200余年,其中,庙树地和吧是哥地,是最早的两片茶园。据说,最早种植的茶苗,是从野生茶根,分芽移植,一共三株。以此三株为栽培型茶祖母,繁衍成为帮崴村茶,至今为止,从未引进过外来茶种,茶种源自无量山野生茶。

蚂蚱茶园,据说是由李新周、李新贵兄弟俩亲手种植,这两兄弟大约生于咸丰、同治时期。蚂蚱茶园周围是原始森林,脚底是清清的倒淌河源头。春天,原始森林里花开粉飞,浸润着茶叶,加上溪流溽润,以及风炉千锤百炼,蕴育出不同凡间的神品。蚂蚱茶园,毗邻无量山自然保护区,遗世而独立,出落凡尘、幽处娴雅之地。一片片娇贵的茶叶,吮吸着花叶馥郁清香,不着一点俗气。

源自幽谷的蚂蚱茶,与外地茶相比,其特性是大器晚成,它澄静内敛,厚积薄发,历久弥香。深爱不如常伴,蚂蚱地基茶需要两情相悦,坚贞不渝,长相厮守,方能感受到它的后续魅力。对麻掌茶,必须情有独钟,要用心、有耐性、有坚守,如果分神、分心、浮躁,就会失去香甜甘美,就得不到真味、真情和真爱。麻掌茶,一生栖居幽谷,耐得住寂寞、孤独和缄默,

蚂蚱地基茶,与纤纤十指相遇,百揉千抖,提香萃精,微雕摊展,用时光过滤一身戾气。与茶对话,与茶相交,茶性真的随人性,有的茶青春年少、恣意张扬,有的茶风华正茂、内敛沉稳,有的茶岁月静好、豁达淡然。而蚂蚱茶,属于内敛沉稳、豁达淡然那一种。

帮崴村与安定接壤的绕马路,又名牛肩山,20世纪50年代,就创办过国营“芭蕉河”茶厂,亦称“新帮茶厂”,工人上千。由此可见,这里自古是茶的风水宝地,茶的乐园。

牛背马驮的年代,一条路经由文龙镇到帮崴,另一条路经由安定镇到双河,到绕马路交集,形成一条翻越无量山的古道,直达无量山西麓王家箐、保甸。20世纪初,叫过山路,后来称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能诠释尽那条“过山路”的内涵,因为驮牛多于骡马,驮盐、驮粮食多于驮茶。

这条茶马古道,在马鞍山附近,有一个地名叫白狗坡。关于这个名称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队马帮经过马鞍山时,在那里做饭吃,切完菜,把刀子砍在树干上,离开时,忘了取刀子。随行的一条白狗,看到主人忘了刀子,就一直守在树下,看护那把刀子。等两三个月后,主人回来时,白狗早已饿死在树旁。为纪念白狗忠诚,那里便叫作“白狗坡”。

帮崴风炉,蚂蚱茶香。鸟语花香的季节,茶气氤氲帮崴的河谷,去帮崴品评蚂蚱地基茶,拥清风明月入怀,近距离亲近春天。有人说,品茶感人生,生活像杯茶,当用心去品味的时候,就能品出生活所赋予的福泽和美好,就能感知到生活的真谛和气息。

来源: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王秀才 李启刚 李鸿湖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