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贡茶绿满山 郑佳摄)
没想到,一片小小的绿叶竟有如此惊人的魅力——成为了沅陵县欣欣向荣的农业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6万亩,覆盖全县19个乡镇,全县茶叶产量1.3万吨,综合产值18亿元。娃哈哈绿茶、统一冰红茶的茶叶原料就出自这里,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挪威3国初步达成国际贸易合作。
没想到,一个区域公用品牌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10多年时间,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评估为26.93亿元,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37位。
没想到,一个传统产业竟有如此强的带动力——全县67万人,涉茶企业、合作社120多家,涉茶人口达12万余人,80%以上的农户种茶,带动了5680户、18198人脱贫,贫困人口年均增收801元。
(茶场日出)
这里是我国卷曲型高端绿茶碣滩茶的家乡——沅陵县。
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碣滩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号产业”来打造。沅陵县成为了中国茶叶百强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湖南省茶叶十强县。
高位推动
“组合拳”促进发展高质量
沿世界优质绿茶黄金纬度产业带北纬28°穿行,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交汇于此,沅江、酉水穿境而过,这里钟灵毓秀、生态良好。天生丽质的沅陵县,孕育出碣滩茶“香雅、味浓、回甘”品质特点,在唐代即列为贡品的沅陵碣滩茶,更是被誉为“中国高端绿茶的杰出代表”。
(沅陵山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近年来,沅陵县在建设茶叶产业,助力农业扶贫、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该县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筑下坚实基础。
在政策支持上,沅陵县将茶叶产业连续十多年作为全县的“一号产业",成立沅陵县茶产业领导小组、产业扶贫领导小组、碣滩茶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宏观上整合全县资源,高位推动碣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沅陵县茶叶产业“十四五”规划》、《沅陵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沅陵县茶叶产业专项资金奖补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和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碣滩茶产业发展机制,全县茶叶产业迅速发展。
(香雅、味浓、回甘的碣滩茶)
在品牌建设上,沅陵县严把品牌、商标等“关口”,加强品牌建设,全县名优绿茶统一了“碣滩茶”品牌,现有32家企业授权使用碣滩茶商标,建成“潇湘+碣滩茶+企业商标”多级商标体系,碣滩茶先后荣获省级、部级、国家级产品荣誉48个。同时积极打造碣滩茶生态茶文化旅游节、乡村旅游节等特色节会,碣滩茶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
(统一标识的碣滩茶)
在市场开拓上,沅陵县建立“天地人”三网分销渠道,积极搭建交易平台,建成沅陵县城南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主攻怀化、长沙,并逐步拓展到全国市场,在北京、珠海、东莞、乌鲁木齐、九江等地开设了碣滩茶形象店600多家,创新运用场景营销、O2O营销、APP营销、直播营销、自媒体营销、微商分销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碣滩茶销售覆盖面、精准度和影响力。
(茶韵悠悠)
在科研创新上,沅陵县突出绿茶主体优势,兼顾红茶、黑茶、白茶发展。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与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合作,每年不定期的开展茶叶技术培训,年培训1500多人次,涌现了一大批种茶、做茶能功巧匠,从而确保了碣滩茶品质的稳步提升。当前,正在与湖南农业大学联合建设湖南省碣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开展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成分分析、标准体系、茶文化挖掘等课题研究。
(沅陵县标准化茶园基地连绵成片)
如今,沅陵县已经形成了沿沅水两岸有机茶走廊,茶马古道沿线生态茶廊的基地分布格局,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5万亩,重点打造了5个万亩茶叶主产乡镇、50个千亩茶叶专业村,茶产业已成为沅陵县农业支柱产业。一项项数据、一个个成果,共同绘就了沅陵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
龙头引领
多举措刮起助农“绿旋风”
“以前这里是长满了杂草的荒山,2013年,我们流转这些荒地给公司种茶。”麻溪铺镇千丘田村村民尹元英说。“现在,茶叶种上了公司又请我们来帮她管理,就像在我们村建了一个‘绿色银行’,村民们都非常高兴。”这个“绿色银行”就是湖南省沅陵碣滩茶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起建成的300亩标准化示范茶园基地。
(碣滩茶加工车间 陆萍清摄)
作为省级龙头茶企,2013年以来,沅陵碣滩茶业公司开发核心茶园1000亩,截至去年底,实现综合产值2600万元。公司每年通过茶园培管、鲜叶采摘、茶叶加工、材料运输等方式带动周边村(居)民从事茶业产业350人,其中采茶工人320人,人均120元-150元/天;季节性生产工人30人,人均增收20000元/年,既满足当地百姓家门口就业又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可持续。多年来,通过开荒种茶,已先后带动了近1300名建档立卡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一个茶叶企业,兴旺一座村庄,带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在沅陵不是个例。
(茶产业成为沅陵支柱产业 黄庭波摄)
沅陵县依托企业、合作社,探索出了扶贫产业项目委托开发模式、“公司+贫困户”的开发模式、“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市场”的模式等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如一股“绿色旋风”,掀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高潮,全面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
“茶产业对农民脱贫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迈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怀化市茶业协会会长张干发说道。
(茶农采茶忙 陆萍清摄)
目前,沅陵县涉茶企业、合作社12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2020年实现全县脱贫的沅陵通过“公司+贫困户”模式带动了1522户贫困户,5436贫困人口脱贫;共有贫困户2438户,贫困人口8543人通过销售鲜叶实现稳定脱贫;通过入股分红模式带动了全县508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436人脱贫。
通过舞活龙头企业,沅陵县将小茶叶做成大产业,茶叶成了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叶子”,为沅陵县脱贫攻坚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更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注入源源动力,真正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千年贡茶飘香万里)
茶旅融合
新引擎跑出振兴“加速度”
穿过天下第一关——辰龙关,远眺,群山将垄垄茶园拥在怀中,满目葱茏;耳畔,清冽的小溪在谷中自在流淌,一列复古火车在岸边相伴而行,游人或在风雨古桥中小憩,或在乌蓬小船中飘摇,或驻足于青青茶园之中,朗朗笑声回荡在山水之间。这里是位于官庄镇界亭驿村的辰龙关茶旅融合产业园。
(鸟瞰辰龙关茶旅融合产业园 谢望东摄)
“节假日、周末这里人更多,每天接待上千人,如今辰龙关成了沅陵乡村旅游‘新宠’。”官庄镇界亭驿村党支部书记张晓峰开心地说。
不敢想,“栖鸟不敢下,岂徒行客稀”,曾是界亭驿村的真实写照。这里不仅位置偏僻,而且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微薄,是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2户411人。
曾是南方茶马古道老驿站的官庄镇是沅陵碣滩茶主产地,而辰龙关又是官庄镇的主产区。鉴于此,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渗透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联农带农,融合发展成了沅陵县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茶旅融合的辰龙关 张桂华摄)
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把辰龙关作为碣滩茶样板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片、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区打造,复修关楼,整修驿道,新修廊桥,扩建茶园,新建花海,添建桥栈……一跃成为国家3A级景区,外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界亭驿村也越来越多的人吃上“旅游饭”,黄先冬就是其中之一。
(茶产业和乡村旅游融为了一体 谢望东摄)
2017年,在外打工的黄先冬听说要兴建茶园,便返了乡,把家里的6亩地全交给了干发茶业。去年,他又在家里开了农家乐,并经营着秋千、游船等娱乐项目,生意好的时候的一天有1000多元。
“公司一年给我们300元一亩的补贴,什么都不用管。家里来了客人就做做饭,没事就自己种种菜、带带孙子挺自在的。”今年62岁黄先冬一脸幸福。
(万亩茶园青翠欲滴 谢望东摄)
如今,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的辰龙关产业园茶园面积达1万余亩,成为了集碣滩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区。2018年,界亭驿村就实现了整村脱贫。干发茶业2020年实现茶叶总产值5800万元,税收164余万元,被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认定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作为企业,我们更是义不容辞。”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远程说。一片茶叶打开了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碣滩茶博物馆 谢望东摄)
“茶旅融合发展,不仅促进农民增收,而且为推进乡村振兴、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沅陵县茶叶办主任张清敏如是说。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加快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沅陵县制定了《沅陵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0万亩,茶叶年产量达3万吨,年茶旅人数达200万人次,实现茶旅收入5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可采茶、垂钓的蒙湖茶园 谢望东摄)
你听!碣滩茶博物馆里那久远的历史正铮铮作响,鸣奏着时代的最强音浪;
你看!蒙湖之上,鱼儿与茶叶正随风翩跹轻舞,演绎着融合发展的大美乐章;
你品!千年贡茶正吐露出乡村振兴新芬芳,描绘着幸福生活新篇章。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