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新害虫贡山喙蓟马(Mycterothrips gongshanensis)是一种隐蔽性强的芽叶害虫,近年来在贵州、云南等地广泛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现对该虫作一简要介绍。
一、分类
贡山喙蓟马(Mycterothrips gongshanensis)隶属昆虫纲(Insecta)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喙蓟马属(Mycterothrips),是2017发表的昆虫新种,模式标本主要采自于贵州和云南的茶树。
二、形态特征
1. 成虫
雌虫体棕褐色至黑褐色,体长1.1~1.3毫米,前翅暗褐色,基部和端部色淡。雄虫较雌虫略小,体色较雌虫淡,体长约1毫米。卵乳白色,半透明,肾形,长0.2~0.3毫米,宽约0.1毫米。若虫1龄若虫初孵时乳白色,后转为淡黄绿色,长约0.5毫米;2龄黄绿色,长0.7~1.0毫米;3龄(伪蛹)头胸部黄白色,腹部黄色,足和触角白色透明;4龄(蛹)初黄白色,足、触角、翅白色透明,逐渐翅与触角颜色变暗,体渐变棕褐色。
贡山喙蓟马成虫(雌)
将嫩芽剥开后可见产于芽内卵及产卵痕
贡山喙蓟马(伪蛹)
贡山喙蓟马(蛹)
三、发生为害特点
虫量增长迅速。研究表明,贡山喙蓟马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卵历期平均3.9天,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预蛹)和4龄若虫(蛹)历期分别为1. 7、3.1、2.2和3.3天,雌成虫平均寿命15.5天,雄成虫14.1天,完成一代的时间平均仅为21.3天。此外,贡山喙蓟马对于不同茶树品种并无明显的选择性,该害虫在中茶108、香山早、乌牛早、黔辐4号、黔茶1号、黔茶8号、福鼎大白茶、黄金芽、白叶1号、保靖黄金茶、苔选0310、金观音、黔湄601等品种上均有发生为害;这些特征均决定了该虫易出现暴发性为害,而在贵州、云南多地茶园贡山喙蓟马发生数量甚至超过茶黄蓟马和茶棍蓟马。
在缝隙处藏匿为害的贡山喙蓟马若虫
虫体隐蔽性强。调查发现,贡山喙蓟马虫体小,隐蔽性强,喜藏匿于芽内间隙、芽叶缝隙中为害,成虫将卵产于茶芽组织中,伴随茶芽的生长若虫孵化于芽内开始为害,因此,田间往往“只见为害状,不见害虫”的现象,进而导致在害虫暴发后很久芽叶受损严重时,茶农才意识到受害开始进行防控,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效果不理想。
剥开芽叶可见间隙中的贡山喙蓟马
害虫危害明显。贡山喙蓟马趋嫩性极强,主要危害茶树嫩芽,其中以生长中的嫩芽受害最重,初期嫩芽外层略变为褐色,芽叶接合处叶柄逐渐变褐,后期芽叶伸展后芽头逐层焦脱,嫩叶变褐、卷曲、畸形、脱落,仅剩“光杆杆”。
幼嫩芽叶层层脱落、卷曲、褐化
四、防控方法
基于贡山喙蓟马的发生特点,目前对该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及时采摘嫩芽降低虫口基数、保护和利用小花蝽等天敌、在阴天施用生物或化学杀虫剂进行应急防控等。
取食贡山喙蓟马的天敌小花蝽
目前,已陆续在贵阳、都匀、湄潭、盘州、水城、兴义、惠水、石阡、荔波、晴隆等多地发现贡山喙蓟马发生危害。
盘州(2017年9月摄)
兴义(2018年4月、2020年6月摄)
惠水(2018年7月摄)
贵阳(2019年5/6月摄)
都匀(2020年6月摄)
湄潭(2021年7月摄)
石阡(2021年8月摄)
荔波(2022年7月摄)
水城(2022年7月摄)
晴隆(2022年7月摄)
主要参考文献:
李帅, 孟泽洪, 吕召云, 等. 一种茶树新害虫——贡山喙蓟马Mycterothrips gongshanensis的鉴定. 茶叶通讯, 2021, 48(3): 435-442.
谢艳兰, 吴春莹, 王运宇, 等. 云南茶树蓟马种类DNA条形码分析及临沧茶区优势种群动态调查.应用昆虫学报,2022, 59(4): 754-764.
谢艳兰, 韦玲长, 马润敏, 等. 云南茶园暴发性新害虫贡山喙蓟马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 昆虫学报, 2021, 64(11): 1305-1312.
Li Y J, Li Z Y, Zhang H R. Two new species of Mycterothrip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Zootaxa, 2017, 4353(2): 371-377.
来源: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