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人喝茶大体用火煮茶,加盐又加姜,实在好奇其中滋味;今人喝茶,讲究的是“香靠冲,汤靠吊”,注水的快慢、水流的缓急、水线的高低粗细都会对茶汤滋味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不同的茶叶选用不同的冲泡方法(看茶泡茶),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其微妙。
单边定点法

冲水时,壶嘴低就,只朝茶壶(茶杯、盖碗)边缘一个固定的点注水。
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碎茶;也比较适合新的普洱熟茶的冲泡,水线低就缓缓注水可让新的熟普汤色不会太浑浊,汤色透亮度有所改善,还可以降低新的熟普的堆味和杂味。
环绕法

环绕着茶壶(茶杯、盖碗)的边缘一圈,回旋冲水。注水时要注意根据“注水速度”配合“旋转速度”,如果水柱需要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红茶或者绿茶。
以上两种方法,相同之处在于都不是高冲,而是壶嘴低就,让出水口距离落水点尽量近一些;且都不能直接对准茶叶冲击,而是顺着容器的边缘,缓缓注水。
中间定点法

冲水时,壶嘴低就,只朝茶壶(茶杯、盖碗)中间的一个点注水,与“单边定点法”相似,只不过一个是定点边缘,一个是定点中间。
适合相对比较粗老的茶叶。
螺旋法

从容器的中间开始注水,然后环绕着茶壶(茶杯、盖碗)的边缘一圈,回旋冲水,最后回到中间点。
适合比蓬松的条茶(未压制成型生普)。
一般来说,茶叶在刚开始冲泡时适宜用“单边定点法”,冲泡多次之后,茶汤滋味变淡,可以改用“螺旋法”或“中间定点法”注水,更有利于激发茶味。一些比较蓬松的茶叶,在洗茶时茶叶会漂起来,用“单边定点法”可能无法完全淋湿干茶,这时可以用“环绕法”或“螺旋法”快速洗茶一遍。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能泡出不同的风格,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手法冲泡也各有滋味。一缕味氤氲,若烟火生活百转,无论是花晨月夕,也不管是春风秋雨,都可以慰人寂寥,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