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茶茶园条件与垦建技术要点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白化茶茶园条件与垦建技术要点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茶园建设关系到以后几十年茶园经营效益的好坏。低温敏感型白化茶的价值是建立在采收白化良好的鲜叶原料基础上,因此在建立茶园时,应尽量选择有利于白化表现的适生生态环境,创造满足和促进白化的茶园基础。

茶 园 条 件

低温型白化茶的茶园条件既要有满足茶树生长的基本生态,更要具备理想白化表现所要求的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自然要素,其中温度是决定性要素;在茶区布局时,还要兼顾质量安全、经济因子等条件和适合不同品种的最佳茶园树冠模式。

(一)气候条件

四大茶区中,低温型白化茶的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北茶区、西南茶区北部、江南茶区中北部,而扩展区域分布在西南茶区南部、江南茶区南部、华南茶区北部。就年活动积温而言,6 000℃以上为不适宜区域,5 500~6 000℃为扩展区域,5 500℃以下为适宜区域,其中年活动积温4 000℃以下,需进行保护越冬栽培。

(二)土质条件

低温型白化茶白化对土质的敏感性仅次于温度,尤其是黏粉性强、氮肥供应量大的土壤,往往造成白化的减退或提前返绿。

选择砂质土栽培白化茶时,要求pH值小于6.5、土层深度80 cm 以上,同时具备较为充足的水源。栽培上应增加肥力供应,确保树势。壤质土也是白化茶适生土壤,应选择合理的肥料种类,尤其是成龄茶园要减少速效氮肥使用。应尽量避免在粉黏土上种植白化茶。

(三)地形条件

茶园地形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涉及光温水土条件和生产操作等,建立优质茶园时应充分考虑地形的合适性。

海拔的选择原则是地理位置与光热条件相反,即在合适区域内,越向南方,应选择高海拔、低光热区域;越向北方,则选择低海拔区域,满足白化茶生长所需的光温条件。坡度15°以下的缓坡山地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地段;坡度15°~25°的山地,应采取梯田茶园的方式;而25°以上区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茶树。南方温热区域应尽量选择日照量少、气温相对较低的北坡茶园,北方、高山易冻区域则应选择东南坡向的温暖山地开辟茶园。

垦 建 技 术

(一)园区规划

1. 排灌沟渠

一般要求每隔10~14行茶行设一横水沟,沟深20 cm,沟宽30 cm以上。山区台地,梯田茶园的横向水平沟主要是园地内侧的排水沟,着重防止地下水过高而影响茶树根系生长。水沟深度至少30 cm以上。分流沟一般设在山谷处或低谷处,与拦截沟相连,沟深于横沟。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分流沟宜采取“S”型或阶梯式,以减缓水流速度。不管是拦截沟还是分流沟,每隔3~5 m设一积水坑,以沉积泥沙、缓冲水势。

如条件许可,山地茶园中多建水池,对日后茶园灌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水沟汇集处,每20~30亩茶园建一个蓄水池。

茶园纵向水沟设置示意图

2. 防护林

防护林种植在茶园四周隔离沟外、茶园山脊线、山谷线,茶园干道,干渠两侧、支道单侧,也可视情况在地头道和行间种植。高山、公路两侧的茶园四周一般种植2~4行,特别容易受冻的高山迎风面防护林分隔宽度在20~30 m,不会严重受冻的低山地段或美化目的的防护林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种植1~2行即可。

茶园防护林

(二)园地开垦

垦园包括初垦、筑坎、复垦等工作。筑坎应在初垦后、复垦前进行,适用于山区梯田茶园;荒山或老茶园、老果园一般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而旱作熟地只需在清除残作后初垦一次即可。

1. 初垦

若山地坡度较缓,可由下至上进行全垦;若坡面较陡,则应根据等高线走向从基准线开始,由下至上逐层逐行进行带状开垦。初垦深度要求40 cm以上,开垦时清理树桩、草根、石块到土面,留足砌坎的备用物后清出园外。击土不必过碎,而清杂务求完全。

2. 砌坎

砌坎或称筑梯,分三种类型,一是石坎梯地,适用于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二是树桩、草块、石块混堆,适用于坡面较缓的多行宽幅非水平梯地;三是将成块草皮层层覆于坎外侧,形成简易泥梯,补充带状垦植中坡地损缺地段,这适用于土壤黏性重,持土能力强的草皮(如狗牙根)丰富地区。

石坎梯田茶园

3. 复垦

深度一般掌握在30 cm上下,复垦往往同时进行茶行布置、行沟整理(指施用有机肥为底肥时)等,坡地茶园应在茶园砌坎筑梯后进行。

(三)茶苗种植

种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苗成活率和成园快慢。种植上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种植时间

白化茶苗全部是无性系茶苗,种植时间与成活率紧密相关。一般分秋栽(10—11月下旬)和春栽(2—3月上旬)。这两个时期究竟哪一个更好,取决于当地地域气候和年间气候。地域气候关注重点是当地极端气温,年活动积温在4 500℃以下,最低温度在-5℃以下地段不适宜在冬前栽种;年间气候要看天行事,把握干冬湿春时宜春栽,湿冬旱春时宜秋栽。秋季种植越早越好,9月初种植,栽后茶苗可继续生长,尤其是对根系发育有利,可以大幅度提高成活率和翌年长势;春季栽种则要尽量提前,不宜过迟,避免栽后干旱,导致种植失败。

2. 选择品种

要依据生态条件和茶业经营思路确定白化茶品种,大面积发展时还要注意品种的搭配。品种搭配既指一个茶场的品种选配,也指一个区域的品种布局,必须坚持适栽适制、效益优先、突出主栽和合理搭配的原则选择适宜品种。

3. 垄畦方式

茶行除前述的按行宽分标准行、窄行等种植密度外,还应根据茶园地形,采取不同行面方式,行面按高低不同分为三种垄畦。

茶行垄畦方式

凹行:适用于斜坡茶园。开挖种植沟时,种植沟内挖出的土多数堆积于沟下侧,少数上翻;茶苗种植时,上侧土回填入沟覆土压实,下侧土堆积不动并用脚踏结实,茶苗种植沟低于外侧斜坡行面不少于5 cm,这种方式可减少新茶园水土流失,提高当年茶苗抗旱效果和成活率。

凹行茶苗种植方式

平行:适用于水土流失不严重、园地积水不易的平缓坡或梯田茶园。在种植时直接开沟种植,覆土与园地土面持平或略高,在以后茶园管理中,两行中间开沟取土,覆于茶树两侧,逐渐形成高出土面的茶行。

凸行:茶苗种植后茶行高于原土面。凸行适用于容易形成积水的山区台地或平原地段。种植前应先切出行沟,堆土于茶行中,然后再起沟种苗;种植后茶园种植沟外侧土应高出穴面10 cm。

(四)沟施底肥

按上述三种种植垄畦模式,施用有机肥为底肥的,复垦时应进行挖沟、施肥,沟深30 cm以上、底宽20 cm以上,亩施入1 500 kg畜栏肥和 100 kg过磷酸钙或复合肥,施后覆土10 cm以上,两侧多余的土待种植时处理;施用未腐熟畜栏肥,应在种植一个月前完成。不施底肥的种植沟深20 cm以上,随挖随种,确保种植沟内土壤水分的充足。挖沟种植有利于提高种后茶苗成活率,除了少数水源充足地段可挖穴种植外,一般都应采取挖沟种植。

(五)种植茶苗

挖好种植沟后,先应将茶苗按种植密度依次排放于穴中,然后依次用坡上侧或两侧土逐株填土,扶正茶苗再填土,用力夯实根周土。种植时,茶苗入土深度不少于10 cm,这样才能确保干旱季节多留住水分。

踏实茶苗根周土壤

(六)种后护苗

有条件的地段提倡行面覆草,每亩用稻草500~750 kg,用泥土在根间压住。茶苗种植后立即进行首次定剪,离根周土面10 cm,留2~3个健壮芽位剪去主枝,定剪宜低不宜高。

茶苗种植后覆草保墒

本文节选自《低温敏感型白化茶》,王开荣、吴颖、梁月荣、李明、张龙杰、韩震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茶叶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