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轮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茶轮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茶轮斑病(Tea grey blight)是最严重的茶树叶部病害之一,又名茶梢枯死病,主要由植物病原真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侵染引起。茶轮斑病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也可为害嫩梢等,引起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整株死亡,对茶叶的产量、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对茶轮斑病致病菌鉴定有陆续报道,发现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具有多样性,其致病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种类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给茶轮斑病病害的防治带来困难。

目前防治该病害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铜制剂等为主,同时逐步应用生物杀菌剂,如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茶拮抗菌,武夷菌素、油茶皂素、春雷霉素、宁南霉素等抗生素,洋金花等约30种植物提取物也可用于该病的防治。本文对茶轮斑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菌生物学特征、流行规律进行论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建议,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对茶轮斑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一、分布与为害

茶轮斑病在国外广泛分布于印度、日本等茶区,在国内各茶区也均有发生,茶轮斑病在嫩梢、成叶与老叶上的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至黑褐色,上生浓黑色墨汁状小粒点的子实体,沿轮纹排列。病斑中心、边缘或整个病斑表面均呈灰白色。其典型症状是病斑呈明显同心轮纹(图1-A~C),似大树主杆横切面上的年轮,由此而得名;同时,田间调查发现部分发病叶片的病斑无轮纹,叶面散生黑色子实体(图1-D~F)。大小不一的病斑在发病后期往往融合为大病斑(图1-E),病叶脱落。严重时引起枯梢,茶树长势变弱,茶轮斑病在全球茶区的发生一般导致减产10%~20%。

图1 茶轮斑病的田间为害症状

二、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茶轮斑病于1973年首次在日本鹿儿岛发现,并被命名为Zonate leaf spot。茶轮斑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拟盘多毛孢属(Pestaiotiopsis)真菌,具有多样性,其中Pestaiotiopsis theae(Sawada)Steyaert和Pestaiotiopsis. longiseta(Speg.)K. Dai & Tak. Kobay为优势菌种。前者广泛存在于印度、中国等主产茶国,后者广泛存在于日本各茶区。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国还记载Pestalotiopsis属中9个种的病原菌能侵染茶树叶片,产生类似症状;同时还陆续鉴定出茶单毛孢(Monochaetia Camelliae Milei)、茶假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 sinensis)以及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等3个新属菌,也是侵染引致茶轮斑病的病原菌。

Pestaiotiopsis theae作为茶轮斑病优势菌种,生长7 d的菌落边缘平整,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中心有黑色小粒,背面呈淡黄色,菌丝较致密,呈白色(图2-A),生长后期菌落轮状不明显,但黑色子实体明显膨大,在培养基平板上随机分布(图2-B)。分生孢子盘扁平,黑漆状,其中堆积着大量的分生孢子(图2-C~D)。分生孢子纺锤形、无色,具4个隔膜,两端细,基底细胞倒圆锥形,透明,壁薄光滑,顶部2~3个细胞黑色至黑褐色。孢子大小为(24.0~28.0) µm×(6.6~8.0) µm。孢子顶端细胞上生有2~9根附属丝(图2-E~F)。

注:A、B-致病菌菌落形态,C、D-致病菌的分生孢子器,E、F-致病菌的分生孢子(标尺:3 μm)。

图2 茶轮斑病致病菌的形态观察图

三、流行规律

茶轮斑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25~28 ℃、相对湿度85%~87%利于发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附着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待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病原菌常从茶树叶尖或者叶缘开始侵染,或者是从成叶或嫩叶伤口入侵,经过1~2周潜育期后引起叶片发病,形成病斑;子实体借助风雨传播,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一般中小叶品种对茶轮斑病抗性较强,大叶品种抗性较弱,连年发病较重的茶园,可改种中小叶抗病品种。二是栽培管理措施得当,修剪茶树后及时喷施杀菌剂保护,并尽量避免因不适宜的农事操作产生茶树伤口,减少发病机会。茶园施肥不偏施氮肥,适当提高钾肥含量,通过营养均衡提高茶树抗性。

2.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控,可喷施1%申嗪霉素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等。冬季封园可选用45%石硫合剂晶体200~300倍液。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