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精神博大,这和茶书对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息息相关。下面就为大家盘点6本中国茶史上最重要的茶书,你读过哪些?

1.《茶经》

唐代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艺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2.《煎茶水记》

张又新所著,这是一本现存最早的专门论水评泉的著作。
全文仅约900字,卷首载有刑部侍郎刘伯刍推荐的"七水",接着论述了团茶的衰退和抹茶的起源。最后列举了据说是由陆羽品评并向李季卿口授的当时全国宜茶用水20处。
3.《品茶要录》

中国宋代茶书,黄儒所著。全书十篇。一至九篇论制造茶叶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问题,对今天辨别茶叶质量仍然有参考价值。第十篇讨论各产茶之地的特点,选择地理条件的重要。
4.《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为宋代皇帝赵佶所作,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专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5.《茶具图赞》

南宋审安老人著,是中国第一部茶具图谱。
该书绘制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图一赞语,又以拟人手法给每一种茶具赐以名、字、号,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衔职,亲切的称为“十二先生”,妙趣横生。
6.《续茶经》

清代陆廷灿著谱录书,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古茶书中最大的。
是从唐代至清代之间对《茶经》作出最完整补充的茶书,内容是《茶经》的10倍。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