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茶】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
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
茶经历水与火、
生与死和我们相遇,
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同一片茶叶
经过中国人灵巧的双手
演绎出了无数的口味,形成
【六大茶类】
不发酵的绿茶
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鲜度
轻发酵的黄茶
比绿茶多了一份柔和
不炒不揉的白茶
最多的保留自然的风味
半发酵的乌龙茶
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香气
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
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全发酵的红茶兼收并蓄
是当今世界上消费最多的茶

【花茶】
这是传统茶类的再加工茶
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
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
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岁月酿就了茶的味道
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
一千多年来
中国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
唐朝人煎茶喝
宋朝人点茶喝
明朝人一煎一泡流传至今
成为现代人的习惯
。。。。。。
【茶饍】

▲武夷肉桂茶香鸡翅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武夷肉桂,作为堂堂名丛,它的整体风格与铁罗汉、水金龟、北斗、矮脚乌龙类似。重水求香,不会因为香气而忽略汤感。清则悠远,锐则浓长,是肉桂茶香的真实写照。所以当肉桂遇上鸡翅,绝对是一场“艳遇”!两者间相得益彰,经过水与火的洗礼,肉桂的滋味深深渗入到鸡肉里,茶香悠长圆润,肉香醇厚绵柔,口感层次丰富而清晰持久,颇有高度辨识性。

▲茶香观音肉
茶除了饮用之外,
其中最久远的作用之一,便是“茶饍”。
从时间上看,我们将茶叶作为食材的历史,
比将茶叶作为饮品的历史还要长久。
茶馔美食在我国茶学史上可谓“茶食同源”、源远流长。
“茶膳”的四种基本方式:
茶菜:将茶叶或新鲜茶叶与菜肴一起烹制;
茶汤:用茶叶与食材一起制作的茶汤;
茶粉:将茶叶磨成粉撒入菜肴中,或制作成点心;
茶熏:用茶叶熏制的食品。

▲竹叶青鸡肉水饺
茶饍,结合不同茶叶的滋味香型,
将茶以不同的形态,
或茶叶、或茶末、或茶粉,
与之相适宜的食物搭配,
制作出富有茶叶特质的精美的食品菜肴,
平添出茶叶的芳香和口感层次的丰富,
令人回味无穷。
而富有创意和中式韵味的摆盘造型,
蕴藏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故事,
为茶饍增添了无限的情调和韵味,
匠心巧思,意境幽悠,
让人流连忘返,记忆深刻。

▲陈皮普洱豆沙糕
01、春秋时期——茶食品的原始萌芽阶段
《茶经》中有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其中提到的“茗”便是茶叶,这是茶叶作为食品的最早史料记载。这一时期茶叶的饮用、药用、食用功能尚未完全区分,因此可视作是茶食的原始萌芽阶段。

▲茶羹
02、魏晋南北朝——茶食品的初步发育阶段
西晋傅咸的《司隶教》有记载:“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毀其长物,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姥,独何哉?”
可以看出,西晋时期就有人在市场上售卖茶粥。

▲茶粥
那么,什么是茶粥呢?
《广雅》中有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滗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里说的茶粥,其实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那种,放入茶叶煮制的米粥。
而是将稻米制成的米糊,混入茶叶中制成茶饼,之后用沸水将茶饼泡开,这样制成的茶汤会呈现出稀粥的样子,所以称之为茶粥。
这一时期的茶叶,是食物加工的辅料,其目的可能是用以醒酒或者调味,茶食品制作工艺还比较单一,茶食种类也较少,处于茶食品的发育阶段。

▲起源于唐朝的羊羹茶点
03、唐宋时期——茶食品的基本成型阶段
唐宋时期,茶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使用率提高,自然而然,更多的衍生物也随之而来。
恰逢此时,烹饪技术高速发展,高温快速成菜的油熟法逐渐推广,各种以茶制作的糕点和菜肴,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

▲起源于东周时期的传统非遗——洋柚茶点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
描写的是宋朝茶馆的场景,在城镇街市,各类茶室茶馆生意极好,这些地方不仅能饮茶品茗,还有葱茶、肉羹茶、粥茶等茶美食可以享用。

▲起源于唐朝的茶果子,也叫唐果子
这个时期,因茶叶的逐渐普及和烹饪技术的发展,各类茶点和茶美食开始走向多元化和生活化,是茶食品的基本成型阶段。

▲龙井虾仁
04、明清时期——茶食品的成熟鼎盛阶段
明清时期,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茶食品的制作与消费更加大众化。社会上层喜欢品茗,而平民百姓则更喜欢以茶叶烹饪各类茶食。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就记载了几种茶美食的做法。
用茶煮茶叶蛋“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作点心。”

▲茶叶蛋
用茶来和面制作成面茶“熬粗茶汁炒面兑入加芝麻酱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盐。无乳则加奶酥、奶皮亦可。”
明万历年间的“太和蘸鸡”,清代的“龙井虾仁”“火熏猪肚”“松仁小肚”“熏猪肝”,以及清末民初的“广东熏鸡”等等,都是以茶为调味料的菜肴。

▲茶汤梨片
明清时期,掺入茶叶的食品不断增多,各种茶风味食品层出不穷,民间对茶食的开发不断深入,茶食品制作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鼎盛期。

▲桂花红茶糯米藕
05、现代——茶食品的黄金创新阶段
时间进入现代,互联网让人们可以获取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便利的交通可以让人们快速地获得异乡的特产,茶叶与各类食品的组合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茶叶作主料或辅料加工成汤类、凉拌菜、炖菜,通过爆、炒、滑熘等手法将茶叶天然的色香味与食材有机融合,各类茶菜肴穷出不奇。

▲抹茶豆馅儿锦玉羹
碧螺春与太湖银鱼为原料炒制的“碧螺炒银鱼”;铁观音茶与排骨同煮的“铁观音炖排骨”;龙井茶与虾仁同炒的“龙井虾仁”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菜。

▲银针四喜烤麸
各类茶水罐头、速溶茶、茶酒、茶叶糖果、茶糕点也是喷涌而发。
这些以菜制作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可谓是茶食品发展的黄金时代。
茶馔美食在我国茶学史上可谓“茶食同源”、源远流长。

▲白茶煨梨吞牛
现代“茶饍”的特点:
讲求:材料鲜嫩、搭配合理巧妙、精工细作、口感细腻清雅、香气悠长、色泽相间交相辉映。养身健康,回味无穷。

▲蜜兰香单从豌豆泥
感官与精神的双重愉悦:
现代“茶饍”的兴起,让茶与美食的碰撞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让餐桌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茶文化更深入的贴近大众生活,也让茶因为有了食的载体而更广为流传,而茶饍也因这一片片绿叶的衬托绽放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魅力。

▲桂花茶糕
茶饍,一场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味盛宴,说得出历史典故,回得去唐宋明清,在唇齿留香之际带给你精神的穿越。

来源:饍艺、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