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煮岁月,慢煮茶,过香暖冬天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轻煮岁月,慢煮茶,过香暖冬天

“围炉煮茶”最近火了!

铁网烤盘,中间摆上一壶茶,茶壶外围摆上年糕、栗子、橘子、红薯、玉米……暖阳下,三五好友相聚,围炉煮茶,是人间烟火,亦是清欢岁月。

围炉煮茶本非脱胎于现代生活,早在唐宋时期,便有了煮茶的文化。自那时起,“煮茶”便不仅仅只与茶水相关,更与环境相融、器物相和。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关于煮茶的记载,从原料到步骤对煮茶技艺进行了总结:

对燃料提出“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水讲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时长也要把握,“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煮茶以三沸之水最妙,再煮下去,水便老而不可饮了。

在灵山秀水、幽居雅室之中烹茶,是古代茶人的追求。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写其在松间雪景中烹雪煮茶的闲趣;李德裕的“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则以竹为伴,佐竹品茗。

(溥儒《煮茶图》(局部))

而在苏轼《试院煎茶》中的“银瓶泻汤夸第二”,《汲江煎茶》中的“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都尽数吐露了古人对茶器的考究。

围炉煮茶,除了享受意境,我们还得喝个明白。

其实在我国,茶叶的使用经历了几个阶段。秦汉时期,茶并非日常饮品,而是以其药用价值出现在药铺里;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逐渐兴起,但这时的茶里还会加葱、姜、枣、橘皮、薄荷等配料,与“胡辣汤”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煎茶法的出现,才让饮茶之风盛极大江南北,茶也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成为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

不过,随着饮茶群体扩大,煮茶这种耗费时间、精力的细活儿逐渐小众化,平民百姓以散茶冲泡为主。

饮茶方式因时、因地而异,但煮茶的文化属性和社交属性是被广泛认可的。文人士大夫甚至将煮茶提升到精神层面,以为雅事。

要知道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若是轻发酵的新茶,茶内物质尚未转化,过度的加热可能导致茶叶变黑,茶汤变紫,苦味过早地浸泡出来而难以入口。

不如选择年份较长、发酵程度高的茶,如白茶、熟普、红茶、黑茶等等。这些茶经过时间沉淀,茶性趋于温和,冬季驱寒润体再好不过了。

其实,“围炉煮茶”只是一种形式,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去探索追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小小的围炉给了年轻人一方惬意的休憩之地,看着一壶茶慢慢沸腾,休闲舒适的情绪融入茶香。

看到了这里,是不是突然也想去泡杯茶喝?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