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火了,这首唐代茶诗写尽煮茶之妙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围炉煮茶火了,这首唐代茶诗写尽煮茶之妙

这个冬天,“围炉煮茶”的生活方式火了——用小火炉煮一壶茶,其间烘烤着干果零食,谈笑间饮下一杯杯热茶。围炉煮茶据说源于云南地区的火塘烤茶,与古代的煮茶法、煎茶法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品茶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仪式感”。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唐代的茶诗《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这首诗从碾茶、点火写起,细细描摹了茶色与味道,饮下此茶,诗人说“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当然,围炉煮茶虽好,安全第一,饮茶者在煮茶时可要注意通风哦。

孟郊像

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cuàn)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chuò)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

图片

图片

1

这首诗的题目信息量很大,涵盖了人物与地点。

首先,与刘言史一起喝茶的人是大诗人孟郊。很多人提起孟郊,会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千古名句。但很少有人知道,孟郊也是茶圣陆羽与诗僧皎然的好朋友。他的《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等作品,都是非常精彩的茶诗。

至于孟郊与刘言史,更是倾心相交的好友。现遍查刘言史的诗作,有两首反映与孟郊的友谊,即《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及《初下东周赠孟郊》。考虑到刘言史的作品在明清时曾大量散佚,那么推论他与孟郊交往唱和的诗作,应该还远不止此两首才对。刘言史去世后,孟郊作《哭刘言史》,可谓情真意切,表达了对于挚友离世的伤悼之情。

其次,刘、孟二人一起喝茶的地点是在洛北的郊外。唐宪宗元和初年,孟郊曾在洛阳为官,想必是刘言史访友而至,这才有了二人郊外泉边饮茶的故事。

2

茶诗共九十字,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来解读。

第一部分,“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讲的是煎茶活动的起因。越笋芽,直译就是越地的细嫩芽茶。老哥俩拿到了这样的好茶,决定要“野煎寒溪滨”。这里的寒溪,即洛中溪,孟郊此时居于洛阳立德坊,门前溪水萦回。孟郊还写有《寒溪》九首。

唐代流行的是煎茶法,说白了也就是煮茶。为了让茶中内含物质更好地析出,所以要先将茶弄得“粉细”。又因为是户外泡茶,所以自然要在家碾茶备用。刘言史先谈“粉细越笋芽”,后写“野煎寒溪滨”,道理就在这里了。

这么好的茶,可不敢让粗笨的童儿伺候。二人怕辜负了“灵草性”,于是决定茶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吃火锅的乐趣,一半在于吃,另一半在于涮,假借他人之手涮出来的肉,怎么吃都觉得不香。其实喝茶这件事,与吃火锅有相似之处。

自己冲泡出来的茶汤,总是觉得更加甜美。那是因为从注水到等待,从出汤到品饮,我们全身心投入在一杯茶汤当中。饮茶的乐趣,不只体现在茶汤里,也体现在过程中。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卷(局部)

第二部分,“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讲的是煎茶活动中的水火。

现代人习惯了用电,所以一到室外就傻眼了。点火煮水,总是户外茶事活动的重点与难点。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比古人方便多了,既有打火机,也有桶装水。而刘言史与孟郊,则只能是敲打火石才能点燃薪火,接着再寻找清泉,细细撇取以避腥鳞杂质。

荧,即微弱之光。铛,即是烧水之器。当年的煎茶,宛如今天的煎药,是一件十分细致的活计。现如今有些药店,也提供代煎中药的业务,可最终的药汤,怎么也不如家里小火慢煎的浓稠有效,究其原因,恐怕还是缺少“用心”二字。刘言史煎茶一丝不苟,水烧开之后便转以文火,慢慢地煮,慢慢地煎,火绝不能大,不然水很快被熬干,可味道却没出来。所以诗人用“荧荧”之火,煎煮铛中的越地芽茶。

老哥俩一个人看着火,一个人再去拣一些坠巢之薪,用以增进火力。这当然不一定真的要用鸟窝上的树枝,而只是比喻所添的柴火不能太过粗大。柴添多了,火变大了,茶也就煎砸了。我们现如今考究每一泡茶的浸泡时长,其实也是一种对于火候的把控。有时候一冲茶,出汤时间前后差个几十秒,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由此可见,古今茶事都丝毫马虎不得。

第三部分,“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讲的是煎茶的核心。

洁色,即指汤色。浮氲,则指香气。这样细心煎煮的茶汤,自然是汤色明快香气持久。诗人经过一番操作之后,不仅获得了美味的茶汤,那纷繁的心绪也不由得安静了下来。

我曾前后写过《茶经新解》与《茶经新读》两册小书,意在呼吁现代爱茶人重视《茶经》的意义。诚然,我们今天的饮茶方式,已经和陆羽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可是当你仔细研读《茶经》时,便能体会到陆羽对于烹茶器具的一丝不苟,以及对烹茶流程的极致讲究。由此我们可知,陆羽所倡导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待茶的方法,更是一种对待茶的态度。那是一种全身心认真侍茶的态度。奉行这种态度的人,将会在茶事中得到心灵的超越。这便是刘言史在《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中“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两句更深层次的意义了。

第四部分,“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讲的是饮茶的享受。

歠,音同辍,可解释为品饮。一杯馥郁鲜浓的茶汤下肚,不由得将饮茶人带回到了茶山的场景。我们握着的是茶器,茶器中盛放的是茶汤。可这哪里只是茶汤?分明是春季的芳华。不得不说,“指下春”三个字,真是茗茶极好的别称了。

[明]文徵明《茶具十咏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茶的神奇之处。我们吃西瓜时不会想起瓜地,吃苹果时很难想起果园,但是喝茶时,却似乎在感受山场带来的气息。龙井的香甜,让我们想到了江南的花草;岩茶的骨鲠,让我们想到了闽北的坑涧;六堡的厚重,让我们想到了南洋的岁月。一杯茶汤,在带给我们美好风味的同时,也无限延展了我们的精神享受。诚如刘言史在诗中所讲,茶真乃“灵草”也。

第五部分,“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讲的是饮茶的回味。

从敲石取火,到撇泉打水。从扇风煎茶,到拾柴添火……刘言史与孟郊一番忙活之后,不仅昏渴尽消,而且趣味盎然。

二位诗人是心满意足了,可现代人读到这里不禁要问:这样喝茶,是不是太麻烦了?有些人认为,现如今都市生活的节奏这么快,哪里还有时间喝茶?于是乎,便有一些“聪明人”开始简化喝茶的流程,没两年的光景,连人工智能泡茶机器人都要上市了。可机器人泡茶,真的会流行吗?

3

喝茶这件事,总是要有点仪式感。我在写《凤凰单丛》一书时,数次前往广东的潮州。我心中潮州城的魅力,不止于牌坊街与开元寺这些景点,更在于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因为我总能在潮州城大街小巷的商户那里,看到浸染了茶渍的壶承上,摆放着一个盖瓯和三只茶杯。大家是边卖肉边饮茶,边杀鱼边饮茶,边称菜边饮茶……反正是随时泡茶,随时奉茶。一圈转下来,感觉这才是真正浸泡在茶汤里的城市呢。

潮州城里的人嗜茶如命,但恐怕泡茶机器人在那里是卖不出去的。因为中国人的泡茶法,其精髓在于“游戏感”与“趣味性”。这两点,才是中国茶独特的魅力所在。看着机器人泡茶,算是游戏吗?看着机器人泡茶,有什么趣味呢?不能做游戏,没有真趣味,那还是中国茶文化吗?

喝茶一定要这么麻烦吗?

没办法,“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喝茶必须要这么麻烦吗?

没办法,“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看来,喝茶总要“麻烦”一些才好。(上文节选自《茶的味道》,标题为编者所拟)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