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于今晚举行。
杭州奥体中心灯光夜景氛围感已拉满,
网友神评论:
亚运的光,从奥体照到了“天庭”……

杭州颜值再次飙升!
“亚运风”吹来了城市里的小惊喜,
也吹来了氤氲千年的茶香。
作为南宋古都、茶都的杭州,
一半诗意都是茶给的。
杭州与茶的渊源究竟有多深?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千年杭州有哪些名茶?
杭州产茶,初见于南北朝时期,
饮茶之风开始在钱塘江两岸盛行,
灵隐寺建成,
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
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杭州茶文化渐渐兴起。
先后诞生了西湖龙井、径山茶等名茶。
让我们来细数那些杭州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产于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具有1200多年历史。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
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曾到龙井狮峰下的胡公庙品尝龙井茶,
饮后赞口不绝,
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经过茶农世世代代的辛勤培育,
精益求精,龙井茶誉满全球。

千岛玉叶
产于淳安县青溪一带,1982年创制,
原称千岛湖龙井。
198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
庄晚芳等茶叶专家到淳安考察,
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
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
有白毫的特点,亲笔提名“千岛玉叶”。

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又称“九曲乌龙”,
是西湖区又一名茶。
种植始于清朝时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
已经成为杭州红茶的代表之一。
其口感独特,散发糯米香气。

“宋韵点茶鼻祖”
古代茶文化最兴盛的地方
点茶在唐宋时期是被记载和使用最多的,
杭州作为南宋的皇城,茶文化氛围浓厚。
大宋皇帝个个爱茶,
高官雅士更是点茶斗茶附庸风雅,
民间不可一日无茶,
临安城茶楼鳞次栉比,茶艺风韵无限。

《文会图》(局部),宋徽宗皇帝赵佶绘,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

宋代点茶,将茶饼经炙烤、碾磨成末后,
投入茶盏调膏,
然后以沸汤点注的一种茶品冲沦方法。
蔡襄《茶录》记载,将茶碾成细末,
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
先注少量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
边注边击拂,使之产生汤花,
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佳。
点茶以蒸青团饼茶为主,
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
称"龙团","凤团"。

《撵茶图》,南宋刘松年绘,宫廷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此画描绘了磨茶、点茶、挥翰、赏画的文人雅士的茶会场景。
宋代点茶的茶具繁多,
有风炉、汤瓶、茶碾、
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审安老人把这套常备的茶具绘成《茶具图赞》,
又称“十二先生”。

《茶具图赞》
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
就像今天的咖啡馆。
寄闲情、赋诗意、享雅趣,
如今在杭州也可以体验点茶美学,
让你在浓郁的江南人文氛围中
梦回大宋,学习茶文化。
茶汤沫饽是茶的精华所在,
啜一口含在口中,
随着气泡破裂,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齐迸发,
世间怡然心情,尽在这一盏茶汤中。

“日本茶道之源”
人类非遗径山茶宴
说起抹茶,
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日本茶道。
但其实杭州,
才是日本茶道的故乡。

杭州余杭径山寺与径山茶,
始于唐代,盛名于宋。
天宝元年(742),
法钦禅师到径山结庵种茶,
以奉供佛祖、接待宾客;
南宋时,径山茶被列为贡品。
宋代“斗茶”蔚然成风,茶宴盛行,
禅院僧人以茶礼佛、以茶敬客,
形成一套完整的仪式规程,
径山茶宴应运而生。

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
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
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 ,有十多道仪式程序。
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茶宴”有专门的道具,
程序包括烹点、献茶、举盏、闻香、
观(汤)色、品味、叙事、叙景、迎送等程序。
由于径山寺是东南名寺,同时“茶宴”出名,
吸引了众多日本禅师
先后到径山寺留学研修佛学。
他们回国时把有关的
茶文化和茶科技传播到日本,
与其本国的文化结合,加以改进,
演化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径山,产茶历史悠久,
山上坐落着距今1200多年的径山寺,
有“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名誉,
曾是日本高僧向往之地。

日本僧人圆尔辨圆和南浦绍明
先后来到径山寺学习禅法,
回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器皿,
并把种茶制茶技术、碾茶法
和中国禅院茶礼传回了日本,
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杭茶人,杭茶事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与杭茶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 陆羽《茶经》
在余杭径山,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
不但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兴盛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杭州成为“茶都”提供了
切实的历史证明。

南宋建都杭州,茶文化中心南迁,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句诗就是东坡先生两度杭州任官时
对西湖龙井的描述,
恰如其分地描绘了
杭城温婉秀美的茶都气质。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曾四次亲临茶区,
就为了赶上亲自观看茶叶采摘加工,
并且把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赐为“御茶”,
由此可见他对龙井茶的痴爱程度。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
在其小品文《喝茶》中就道,
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
梁先生有着一个秘传饮茶法,
就是以一半香片和一半龙井茶混合沏之,
这样既有香片的浓馥,
又有龙井茶的清苦甘美,
梁家称其为“玉贵”,并以秘传。

除了名人,杭州也有着自己的“茶人”。
著名茶人王旭烽将自己对茶文化的研究和感悟
写成了《茶人三部曲》,
讲述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
描述了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跌宕命运,
从茶的精神、茶人精神进行透视,
展现杭茶人的气韵。

杭州的诗意,
一半都是在茶里泡出来的。
茶文化是杭州人文精神的映射,
茶文化生长之处需要
淡泊清雅、自然和谐的环境,
而能够静得下心的人才能品出真正的茶味。
杭州人对于喝茶的仪式感不是很强,
并不像潮汕、广府人那样,讲究功夫茶。
杭州人更多地是用玻璃杯喝西湖龙井,
一把茶叶,一泡热水,
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爽甘甜。

无论是梅家坞还是龙井村,
每天往来茶客不断,
那一片山水环抱的连绵茶园,
是杭州老茶客们心中最佳的饮茶之地。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
茶文化将是杭州市向来自世界各地的
运动员和游客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方式。
好茶美景,怎不值得一品一赏呢?
茶已备好,在杭州等你!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