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涵·学茶:初识信阳毛尖-条形特种绿茶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郭子涵·学茶:初识信阳毛尖-条形特种绿茶

今儿我们了解一下

信阳毛尖

 

始制于清末

历史距今已有2300多年

 

产于河南省信阳市西南山区

历史上生产信阳毛尖的地域

为现在的信阳市狮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

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

两潭(黑龙潭、白龙潭)

一寨(何家寨)

一山(震雷山)

一寺(灵山寺)

为信阳毛尖的著名产地

 

现在已扩至整个信阳市管辖的八县两区行政区域内

也和龙井、猴魁一样

受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保护

 

 大别山西段北坡和桐柏山区的东段北坡

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类型

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

 

主要企业有

信阳市龙潭茶叶有限公司

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等

 

 

分类

 

历史上也叫做“豫毛峰

属于锅炒杀青的特种细嫩烘青绿茶

分为特级、一至五级(每级两个等)

谷雨前的优质茶称“雪芽

谷雨后的称“翠峰

再后的称“翠绿

 

现按《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规定

以鲜叶摘期和质量分为:

珍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每级设一个标准样

 

  

品质特点

 

素以“色翠、味鲜、香高”著称

 

条索细紧圆直

锋苗挺秀

 

色泽翠绿光润

白毫显露

 

汤色嫩绿明亮

 

香气高长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毫香、鲜嫩香、熟板栗香

 

滋味浓醇而鲜爽

分浓烈型和浓醇型

 

叶底芽壮

属朵型,嫩绿匀整

 

 

鲜叶要求

 

适制茶树品种:

信阳10号、白毫早、福鼎大白茶、

乌牛早、舒茶早等中小叶种

 

分级指标

珍品:

春季采摘

85%以上为单芽

其余为一芽一叶初展

 

特级:

春季采摘

85%以上一芽一叶初展

其余为一芽一叶

 

一级:

春季采摘

70%以上一芽一叶

其余为一芽二叶初展

 

二级:

春季采摘

60%以上一芽二叶初展

其余为一秦二4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三级:

春季采摘

60%以上一芽二叶

其余为同等嫩度的单叶、对夹叶或一芽三叶

 

夏秋季采摘

60%以上一芽一叶

其余为一芽二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四级:

夏秋季采摘

60%以上为一芽三叶或同等嫩度的单叶或对夹叶

 

 

加工条件

 

1、手工炒制时应有专用加工场地

加工场地应清洁、卫生、无异味

有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

应使用专用的制茶锅、灶

炉灶口和烟囱口应设在室外,防止污染茶叶

 

2、机械炒制时应有加工厂

加工厂应地势高,空气新鲜,水质好

远离工业、农业污染源

加工环境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贮青室安装换气扇,保持空气新鲜

加工车间要设有排气、防尘装置

 

3、每个茶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打扫卫生

清洁盛放器具、加工设备和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

设备使用前后均应清洗,不得使用含铅材料的设备

加工期间应每天清扫多次

 

4、从事茶叶加工的人员应身体健康

注意干净卫生,炒制茶叶前用净水洗手

进入加工场地应统一着紧口裝

加工、包装场所不应吸烟和随地吐痰

 

其实这个加工条件是适用于所有名优茶的

 

 

传统加工技术

 

信阳毛尖优异品质的形成

与其精细的工艺技术密切相关

 

其手工炒制工艺流程:

鲜叶分级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整理再复烘

 

鲜叶分级

按不同品种、嫩度

晴天叶与雨水叶

上午采与下午采的进行分级

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摊放

 


采用筛分方法分级

可在摊放后、生锅前进行

 

摊放

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上

厚度宜5-10厘米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

晴天或中午、下午采的鲜叶宜适当厚摊

每隔1小时左右轻翻一次

室内温度尽量在22 °C以下,防太阳光照射

鲜叶软绵即可制作

 

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

生锅呈35度左右倾斜

后壁高1米以上,与墙贴合

锅台前方高35厘米左右,便于操作

 

生锅用干木柴做燃料

锅温宜140-160 °C,

掌心距锅心5-8厘米有烫手感,即可投入鲜叶

每锅投鲜叶量350 g左右


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

经3-5分钟,待青叶软绵后

用茶把尖收拢青叶

在锅中转圈裹条轻揉

(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

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

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

 

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

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

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

 

生锅历时7-10分钟

茶叶含水量约55%

 

雨、露水鲜叶

火温提高10-15 °C

勤翻多抖

 

嫩叶水分较多

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并行排列

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

锅温80-90°C

 

开始仍用茶把操作

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

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

继续“裹揉”不时挑散

 

反复进行3-5分钟后

茶条进一步紧缩

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黏时

即用手“理条

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

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呈虎口状

抓起锅中部分茶叶,以抓满手心为宜

然后于锅心10厘米高左右,手腕使劲

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

撒开拋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


抓得匀,甩得开

摆得直而不乱

所以手势开始应松、高、轻、慢

随水分散失,逐步紧、低、重、快

如此反复进行

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滑的外形

 

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7-10分钟

含水量25%左右

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初烘

将熟锅陆续岀来4-5锅茶叶作为一烘

均匀摊开,厚度以2厘米为宜

选用优质无烟木炭

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

火温宜90-110°C

根据火温大小

每5-8分钟轻轻翻动一次

经20-25分钟

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

含水量为15%左右

即可下烘

 

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及时用大簸箕摊凉1-2小时

厚度5厘米左右

 

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

(厚度以4〜5 cm为宜)

轻放于茶烘上

(火温以70-80度为宜)

每烘摊叶量3公斤左右

每隔10 min左右轻翻一次

 

待茶条固定

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

方可下烘

复烘需30分钟左右

含水量控制在8%-9%

 

毛茶整理

俗称择茶

即拣出回青茶、黄片、老枝梗、茶末及其他非茶类物质。

 

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

达到含水量5%-6%

厚度宜5-6厘米

温度60度左右

每烘摊茶2.5公斤左右

每隔10分钟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

历时30min左右

 

茶香显露手捏成粉末即下烘

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

摊凉到常温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

存放于干燥、低温、清洁、避光的茶叶保鲜库

 

*图片源自“茶百科”

 

 

机械加工技术

 

为了达到连续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稳定茶叶质量

信阳毛尖除保留传统的炒制工艺外

还引进了名优茶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工艺流程:

鲜叶分级→摊放→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凉→复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