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山青狮岩刘官寨散记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游武夷山青狮岩刘官寨散记

初春的武夷山。苍郁青黛的群山,拥着一弘碧绿的水,逶逶迤迤,一曲一弯地沿着山绕过去,十分的幽远而深邃。连绵的“倒春寒”天气,使得武夷蒙蒙细雨,云雾缠山,若隐若现,真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美不胜收!

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名儒显僚,驻足武夷,或漫步在山水之间。或结庐于此,倡道讲学! 武夷山水之美,百代称誉,一代代才思横溢的诗人带着飞越崇山的渴望踏歌而来,纵情放歌后又满怀着纷繁的心情呼啸而去,而写入寓在山水间的文化瑰宝,也在熠熠生辉……


应武夷山青狮岩茶厂吴煊海厂长及其诸茶友之邀请!携步前往清:董天工:《武夷山志》所记载的青狮岩古茶厂采风探幽,驱车来到风景区的公路边,大家径直随吴厂长后面走,早春时分,由于受到“倒春寒”气候的影响。沿途中,看到许多茶园地都没有萌芽的迹象。吴厂长指着附近的部分茶园告诉我们一些相关武夷岩茶的品种和名称:梅占。肉桂,黄观音,水仙等。虽然今天有太阳,阳光漫射的在山里面,觉得并不是很强烈,所以我们大家的脚步还是走的很快!当然,走到高处的时候,也未免要回头眺望远处的茶园地!心情自然是比较舒畅!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山路。大家来到了古代一个亭子(应该说是驿站)俩边用的是条石砌成的非常整齐!石墩零放了几个!主要是方便茶农耕作或者采摘季节挑夫担茶箐休息的场所!亭子的檩木上面有用墨水写的“民国十七年”崇安县知县邱x x(模糊了,看不清楚)还有一处太级阴阳图案。大家攀上亭子北面的小山坡,也是崖居的,据老吴说:这里早期也是茶农的孩子就读的学习场地。岩茶产区旧事在老吴的脑海中浮想连翩!坐看茶区古道,风雨这儿曾经留下了茶农飘忽但依稀可辨的身影和足迹。


一路上,湍流的溪水,灿漫的杜鹃花争奇斗艳,茶园地分布曰丘陵山地上。曰溪谷沟壑边。不规则种植着,大约行走了30多分钟的路程!登逶迤于山涧之间,乍宽乍隘,乃于山麓得一间道。仅容负担。两旁陡绝。灌木从立,豁然平旷,不二里有岩,突兀猊蹲于天际,即所谓形狮岩是也(青狮岩)顺着山路往上走。路边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以及萌芽中的春笋,一串串紫色的花朵。像葡萄一样缠绕着树干上面,崖姜橛植根与岩壁中。仰之,壁立万仞,屏如色丹,岩上有水,溜下为池,崖壁上植物垂落。足以见得此地的环境非同一般……..

有诗曰:

                                        清·冯柱雄

                   巉岩苍郁势长蹲,俯吼形如百兽尊。

                  十月绛桃红恁早,九秋丹桂嗅犹存,

                  僧窗开向层崖杪,  茶灶安于古树根。

                  倒下山椒新插草,  白云来去总当门,

《武夷山志》记载按照明代:衷宗周 叫形狮岩!因岩峦形似蹲狮,突兀雄奇,故又名形狮岩。青狮岩偏处一隅,相传直到明嘉靖年间才被一位名叫范虚灵的人发现。范虚灵发现这一奇妙的景观后,竟不忍离去在此结庐隐居达四十年之久。现存青狮岩岩壁上几堵残垣,就是他当年草创的“狮岩”旧址。岩的西面,这块长达数十丈的石坪,叫“月台”。据说每当月明之夜,这位嗜洒如命的范隐士,就在此举杯劝影,自得其乐。东面这块巍然隆起的岣岩,叫“钓台”。台下的石洞,叫“虚灵洞”。洞内可容纳数十人。洞旁的这个孔,大家看像不像天然的窗户。探头孔外,岩下烟雾空濛,深不可测,伫立其间,仿佛置身于空中楼阁。据《武夷山志》记载,早先岩上有先春园、桃花林和禽坞等几处胜景,可惜今已倾圯无存。离青狮岩不远的山岩叫九井岩。为何叫九井岩?岩下有股清泉,穿石而流,形成九口一串的天然水井。一井汲水,九井波动,饶有妙趣,这就是所谓的九星泉。青狮岩岩因泉名,故称九井岩。 


在陆廷灿《续茶经》中亦有记载到:<续茶经》的作者陆廷灿,字扶照(四库全书作“秩昭”,疑误),一字幔亭,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少时勤习举业,好古博览,曾拜宋荦、王士祯等当世名流为师,然屡试不第,只能做一些低级的小官。初任松滋县(今属湖北)教谕,课仕有方。康熙五十六年(1717)。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崇安县县令,期满后转后补主事,以养病家居,未赴任。回籍后,著书自娱以终,所著有<续茶经》、《艺菊志》、<南村随笔》等。又热衷于搜集整理乡邦文献,曾整理刊刻多种乡人文集行世。早年,廷灿曾于嘉定城南之“槎溪之上,卜筑读书,名花异卉,琳琅满目”(2),尤喜艺菊,四处遍觅奇种,罗植其间,并请著名画家王犟绘成图,一时名公巨卿、文人学士纷至沓来,游园赏菊,品题赋诗,被人们称为文坛盛事。其性嗜茶,“对寒花啜苦茗,意甚乐之”,“政暇兼及茶事,于采摘、蒸焙、试汤、候火之法,益得其精”( 。菊,凌霜傲雪,香远益清,花之隐者也;茶,南方之嘉木也,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子喜菊爱茶,其人物性情,殆可想见。《续茶经》一书,陆廷灿在福建崇安任上即着手编撰,十余年后的雍正十二年(1734)方告成书。关于该书编撰的缘起,他自己曾有过详细介绍。据其自言:“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陆廷灿任职的福建省崇安县,境内有武夷山,自宋以来一向是著名的茶叶产地,所出产的武夷茶闻名遐迩,清代以后,武夷山一带又不断改进茶叶采制工艺,创造出了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乌龙茶。史载,“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香味清浊不同,且泡时岩茶汤白,洲茶汤红,以此为别。采时以清明后谷雨前为最,名日头春,叶颇粗大。稍后为二春,再后为三春,叶反细,其味则薄。又有八月采者,名秋露白,最香。其岩茶之名,有选芽、漳芽、兰香、清香诸种。又有名松萝者,仿佛新安制法。

“岩茶著名之处,如复古洞、白云洞、竹窠、金井、章堂、梧峰、东华岩、青狮岩诸处,种植烘焙得宜,香味两绝

《崇安县文史资料》第四辑:文曰青狮岩古茶厂,所有者:吴瑞庄。籍贯:崇安,包头姓名:陈垂瑞,年产量。一 七0,00斤

回视所履,腐叶覆之,归踏苍苔路,循望之。土墙夯之。依丹崖下,见方数丈,围之是为:做箐间是也!视窗棂外。小临深壑,则自在云宵,此披荆夷险有此景,叹为观止,仰望之:丹崖。斜面如檐。遮挡风雨。实为妙也!由东攀危石而上,有岩隆然若钓台,外窥深不可测。烟雾空朦,武夷诸峰低昂拱楫,甚有趣之,俯视而下,野生奇种茶散布于沟壑涧,

揽古茶厂遗迹之胜境,欲寻古崖居,然武夷山山中皆有此景,如丹崖屏障。筑山寨,或卜居,未得人知也,水帘之丹霞嶂。有天车架遗迹(天车架在武夷山北部的丹霞嶂半壁上,丹霞嶂是座危崖层叠、赤壁灿然的巨大岩峦,在离地约30米的嶂壁上有一串岩洞,依崖就洞,构筑木楼、扶杆和吊架,连接于岩壁隙罅和洞口之间,呈“之”字形,支架或藏洞内,或悬隙外;木楼上覆危崖,下临深壑,地势险要,俨若半空楼阁。据说是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天国军队入闽时,当地的乡绅为保全生命财产而造的“避难所”。在武夷山志有看到刘官寨亦有古崖居的文字记载,于是便要老吴带路。老吴告诉我们说:约行进3个公里左右的山路……于是我们趟溪水,步茶园,远望一山峰似玉女峰。亦幻亦真,此处不远的地方有至今土垣、石基犹有残存,(亦是古茶厂遗址)在它北面的这座山峰远远就可以看见。远看比较渺小!于是老吴先行探路,我们在后面跟随,。看来崎岖的山路的确是有难度,对于我们经常有户外登山的茶友来说。爬山和长距离行走我们自然是不会畏惧,但是今天的刘官寨古崖居终于让我感觉到它的陡峭与险峻,又是苔痕上阶绿的石磴,由于流水常年的淋漉,石磴非常滑,我们小心翼翼地拽着树木的支干,及岩壁干燥的石块前进,老吴曾访之称“此地为“山大王”所驻,且由他先行探路,后尔等循序登之,曲折萦绕,看的很清楚了!一种惊叹的感觉!让人匪思所夷,不可思议。山寨的位置四面峭壁,中间平坦,形成一处幽谷,山寨即建于谷底。《武夷山志》记载:肇建者为南宋归隐故里的将军刘衡(字兼道)。他与其子甫(字岳卿)带领乡民在此建寨护乡御寇,造福一方。乡民后裔感念刘氏父子之功,遂名之为刘官寨。


山中树木茂,旁有土垣、石基犹有残存,然岁月沧桑,摩崖石刻已经风化,模糊不可辨别,有感于此景赋诗一首:

肩舆寻胜境,逼仄道途长,涧水流香淡。炎风出岫凉,

绕壁花光湿,缘崖树影空,结茅如可就,常此洗尘悰,

我突然有了一种感悟,无论你是逃避琐事,追求自然,还是摆脱世俗,最终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能始终保持心灵的那点澄明,即使在尘俗中,也不会改变心中那点莹澈;而如果我们沉迷执著,即使逃往深山,也并不能真正挥去那缠绕心头的迷惑与忧烦。这一生,好好做个平凡的人,何必争,何必问,只有快乐才是真。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自已所爱的人,结庐而居,过一种隐居的生活,我想,那一定也是快乐的。不会想起世间的忧愁,眼前的碧水、丹山、天上的蓝天、白云,可以让我们的心情清澈如水。“知者乐山,仁者乐水,师者乐文,吾者皆乐。不知君以为如何!

 

                                                                                                                                                                                                   茶---虫二斋拙笔

                                                                                                                                                                                                  公元二oo七年四月三十日晚

注释:

1.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之十五。山北

2.农业考古2006 年。第2期(总第八十四期)

胡长春《续茶经》述论

3. 《崇安县文史资料》第四辑第46页

4. 巉-读音为chan

5. 恁-读音为(nen )

6. 杪-读音为(miao)

7. 仄-读音为(ze)

8. 岫-读音为(xiu)

9.悰-读音为(con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