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
刘仲华:茉莉花茶产业概况与创新发展
花茶在中国具有相当悠久的产销历史,且在茶产业中的相对体量较大,茉莉花茶在花茶品类中占比最大。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花茶产业都没有大的发展和突破。花茶主要是以绿茶为原料再加工形成的特色品类,既是中国绿茶消费延伸的重要
化学解构茶叶研究
探知茶,解读茶之密码,首先,从茶的化学成分开始。茶叶的滋味,是由几十种呈味物变化的综合反映。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茶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种
全国农技中心:2021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全国茶园发生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茶橙瘿螨、咖啡小爪螨、黑刺粉虱、角胸叶甲、茶网蝽、茶黑毒蛾、茶黄蓟马、茶棍蓟马以及茶饼病和炭疽病等。为有效控制2021年茶树主要病虫害危害,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
无论茶叶还是蔬菜瓜果都不得不关注的农药问题
高毒农药在防治害虫方面有着其它农药不能替代的效果,为农业生产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方面,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农药禁限用方面也作出了相关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
不是所有的茶树树种都适合制作龙井茶
龙井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1200多年历史,按照传统工艺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它是一种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扁形绿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仅限于西湖、钱塘和越州产区,其中尤以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最富盛名。龙井茶为
理化解析茶叶浸出物
中国茶——东方神奇的树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探知茶,解读茶之密码,首先,从茶的化学成分开始。▲茶的内含物质与茶汤口感的对应关系茶叶的滋味,是由几十种呈味物变化的综合反映。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
我国科学家用茶氨酸合成新型抗菌材料
研究发现,茶氨酸多肽铜团簇对MRSA引起的小鼠皮肤感染和败血症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与临床用药莫匹罗星和万古霉素相当。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茶叶所获悉,一种利用茶氨酸合成的新型抗菌剂实验成功。该抗菌剂可以有效清除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且具
绿茶、乌龙茶、红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的内部原因
茶叶从鲜叶采摘至饮用前,其外形、色泽、内含物质等都在不断的进行复杂物理和化学变化。特别是茶叶在贮藏、销售过程中,除自身的氧化外,其色香味和外形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出现不良变化,主要表现为干茶色泽由鲜变枯,如绿茶由翠绿变枯黄、灰暗,乌龙茶由砂
如何区分黑茶的新茶与老茶,科学判别其贮藏期的依据
康砖茶在30年的贮藏过程中,滋味成分含量发生阶段性变化。贮藏期1-10年康砖茶中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而茶褐素、游离氨基酸总量、果糖和麦芽糖差异不显著。贮藏期10-30年,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没食子
研究发现:白牡丹茶汤中的氨基酸含量远超其它茶类!
茶类不同,色香味也不同,这取决于各类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高低。今天介绍一下福鼎白茶中白牡丹茶汤中的氨基酸含量。先看看白茶中氨基酸的功效:1、影响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增强记忆力茶氨酸进入脑后会使神经传达物质多巴胺显著增加,多巴胺在脑中
来源于你正在喝的茶:茶氨酸肽合成新型抗菌剂
由耐多药菌(MDR)引起的感染对全世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抗菌剂。迄今为止,开发出具有明确抗菌机制的MDR菌新抗生素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AdvancedFunctio
食品安全法中合格茶叶的要求
什么样的茶叶产品才算是符合标准的产品呢?直播卖茶时对在茶叶产品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食品安全法》与茶叶相关的具体规定1.食品安全全程追溯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是指能够通过特定的记录和标识,明确茶叶产品的特定身份,确定任何茶叶产品质量问题的来
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研究表明纳米硒可提升茶叶品质减少农药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创新研究中心潘灿平教授课题组近日在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Pollution发表最新研究,提出纳米硒叶面强化可提升茶叶品质和缓解农药胁迫。据了解,在作物上长期使用农药可影响作物抗氧化系统、营养品质和风味、作物抗
白茶滋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具有鲜爽微甜、香气清鲜、毫香显露的品质特征。长时间萎凋是白茶滋味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然而萎凋过程中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前期研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已在白茶品质化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纳米硒对茶树叶片氧化应激的潜在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潘灿平教授团队通过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纳米硒对茶树叶片氧化应激的潜在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Pollution(IF=6.792)。HighlightsLong-termuseofpesticidesr
福鼎大白、白叶1号、金观音、乌牛早这些品种是否适合做成湖北绿茶研究
湖北兴山县产茶历史悠久,约有170多年的历史,全县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拨600~1200米之间的半高山、高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主产乡镇为水月寺、峡口、昭君、南阳、高桥。2014年,兴山整合近4000万元资金推进茶产
茶叶标准的分类及其标准体系
茶是全球公认的健康天然饮料,被世界粮农组织称为“仅次于水的人类健康饮料”。茶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我国走向世界的纽带。为了促进茶叶的生产、贸易、质量检验和技术进步,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以实物标准样的形式逐步建立茶叶标准,20世
茶叶标准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我国现行的茶叶标准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最初以实物样为基准,按茶叶初制、精制的不同加工工艺和内销、外销、边销等不同销售市场分为毛茶标准样、加工标准样和贸易标准样。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和地方等部门逐步发布、实施了各类茶叶标准。1
研究表明六堡茶生茶高含EGCG
知识拓展:EGCG(Epigallocatechingallate)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绿茶茶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从茶叶中分离得到的儿茶素类单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抗血栓形成、抗血管增生、抗炎以及抗肿瘤作用。有
浙大屠幼英教授:茶的综合利用产业现状与未来
(作者:屠幼英,博士,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吴觉农思想研究会理事。曾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国家、省级和厂家合作项目三十多项。主要项目有"茶黄素酶法工